从今把定春风笑
听说蒋宗义笑了,爱干净了,变开朗了!
蒋宗义是个建卡贫困户,独自一个人生活,性格孤僻,患有帕金森综合症、间歇性精神病、癫痫、下肢肌肉萎缩等。
在我的记忆中,他目光呆滞,行动不便,好像从未见他笑过。
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带着疑问,带着好奇,笔者走进蒋宗义的住处——界石新院集中安置点。
干净的四合院内,还留有红色的春联、高挂的灯笼……沿着过道向右的第二个房间便是蒋宗义的新家,房间整洁有序,只见他身穿咖啡色T恤衫,乐呵呵地和我们打招呼。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他与2年前的那个蒋宗义是一个人。
初见蒋宗义,他们揪心了
时光倒回至2017年冬天的一个中午,天空下着淅沥的小雨,笔者跟着巴南区政协主席刘永全到达武新村蒋家湾三社蒋宗义当时的住所:通风漏气的屋内,时有小水滴渗漏,厨房堆放着十来个没洗的脏碗,微暗的灯光照在还没起床、沾满小棉絮球的蒋宗义身上。看到大家的到来,他背对大家自言自语道:“该起床做早饭了。”
同行的界石镇党委书记说:“蒋宗义一个人住,煮一次饭吃几天,有时懒得连饭都不想吃。”武新村委书记说,这里是滑坡地带,房子年久失修,遇到屋前小河涨水,房子还会受灾。
“蒋宗义这样简陋的D级危房在界石还有多少户?他这样贫困的孤寡老人还有多少人……”一个个问题在巴南政协人的心里回旋。回到界石镇办公室,在巴南区政协的召集下,区政协办、界石镇、区征地办共同研究,提出集中选点修建房屋的措施,让蒋宗义等12个贫困户尽快搬入安全地带。于是,规划、选点、促建都留下了巴南区政协人的身影。
新房修好了,他却不愿搬
12户集中安置新房,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克服阴雨绵绵的施工阻碍,终于建好了。本想蒋宗义一定会愉快地搬家。可不料,蒋宗义说:“打死我也不愿搬。”
原来,蒋宗义对陌生人的防范、固执的性格四邻八舍都知道。
“你现在的住处随时都会面临垮塌危险,集中安置点热闹好耍、出行方便,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你的新家……”帮扶干部一次次来到蒋宗义的住处,和他攀谈。
在新家,蒋宗义看到,有院长负责照顾管理、有专门人员定期打扫清洁、有方便的电锅煮饭菜、有崭新的席梦思床睡觉……一股股暖流流淌进蒋宗义干渴已久的心田,木讷的脸庞露出了从未见过的笑容。
再见蒋宗义,把定春风笑
新屋落成逢新岁,春风送暖笑颜开。今年元宵节,在新院集中安置点,此时的蒋宗义完全换了一个人,他身穿新格子背心毛衣,精神振奋,一瘸一拐的脚步走起来仿佛也显得那么铿锵有力,他用颤抖的手握着巴南区政协主席和界石镇党委书记的手,嘴里不停说着,“坐—坐—坐”。
据安置点负责人介绍,蒋宗义现在每天坚持吃药,家庭医生定期为他检查身体,帕金森综合症、间歇性精神病等再也没犯过。
看着蒋宗义的变化,看到漂亮干净的院落,政协人深深感到,2年锲而不舍的帮扶终于初见成效。这种成效,也彰显在这2年来,巴南区政协机关37名帮扶干部持续助力界石脱贫攻坚战的成果上。
据界石镇党委书记卢黎明介绍,自2017年以来,区政协办、区征地办等驻镇支农单位对界石镇脱贫攻坚工作予以32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修建人行便道36.8公里,方便周边群众约5000人;已完成D级危房改造80户,正在改造13户D级危房,C级危房改造2户。硬化农村公路里程数共计49.888公里;修建金鹅村蒋家坪片区饮水点和武新村蒋家山饮水工程,解决了800余人饮水问题……
如今,蒋宗义春风般的笑脸就是巴南政协人持续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动力!
“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祝福蒋宗义和乡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