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脏河变容颜
合川区政协专题调研水环境综合整治
通讯员 逯德仁 刘艳平
“建梁桥河的水质是否好转?工业园区段雨水箱涵处是否还有黑臭水体排出?”近日,市政协委员、合川区政协副主席李文莉再次带队来到建梁桥河合川工业园区段开展明查暗访监督性视察调研,了解水环境治理成果。当委员们看到该雨水箱涵中不再有黑臭水体排出,建梁桥河展示着近两年来的容颜蜕变,脸上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为了92处污染源的“销号”
建梁桥河流经合川境内南津街街道、盐井街道及合川工业园区,全长17公里,常年属于劣五类水体,曾是合川境内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2017年6月,合川区“河长制”工作正式启动时,按照全区统一安排部署,李文莉担任了建梁桥河合川段“区级河长”。她走马上任伊始,便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街道及村(社)负责人开展视察调研,了解河道污染现状,并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从而全面开启了建梁桥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艰辛而漫长的攻坚历程。
为全面了解建梁桥河水环境现状,2017年7月,李文莉带队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沿建梁桥河合川段徒步视察调研,共查出污染源92处并予以登记。待建梁桥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定好后,她赓即采取“整治销号”的方式,从“查、管、治、清、拆、建”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水环境整治难易程度,她和委员们将相关问题分门别类交由区、镇(街)和村(社)“三级河长”共同负责整改:河岸线白色垃圾清理、河面清漂、沿河两岸群众生活污水散排治理工作交由“村(社)级河长”负责;河道清淤、沿河两岸养殖场和餐馆取缔等工作交由“镇(街)级河长”负责;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园区和十塘场镇企业及居民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整改工作,则由李文莉亲自负责。之后,她坚持每月牵头巡河,聚焦92处污染源特别是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开展明查暗访、督促整改,进一步查找并严防新的污染源产生。
在建梁桥河合川段水环境综合整治中,最大的困难就在合川工业园区接入建梁桥河的雨水箱涵处,那里常年有大量的污水排出。究其原因,前几年在企业引进和周边小区建设时,对管网接入督导不到位,导致一些企业和小区将排污管与雨水管错接混接,为现在的治理增加了极大难度。为找出深埋地下的错接管网,李文莉多次牵头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接,组织人力分段对雨水检查井进行排查,并通过群众举报、技术监测等方式,排查出雨污混接共涉及3个住宅小区、7家企业,目前已得到较好整治。
不只是记在手册上的护河行动
近两年来,合川区政协在全面持续开展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委员履职尽责实践活动中,已组织委员多次到建梁桥河合川段聚焦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开展明查暗访监督性视察调研,就截流治污、持续巩固等方面建真言、献良策,有效地促进了建梁桥河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
在合川区政协办公室《河长工作手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自2017年7月以来,围绕建梁桥河合川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的系列工作及取得的良好成效:
区级河长巡河16次,召开专题会议8次;
建成十塘场镇污水管网;
取缔沿河养殖场9家、排放不达标洗车场4家、排放不达标餐馆3家、堆煤场2家;
建成地表污水搜集沉淀池4个;
开挖已拦截河道20米;
河道清淤9次,河面清漂5次;
沿河植树护堤4.8公里;
……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努力,建梁桥河合川段目前已基本达到三类水质,初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寻找回来的乡间美景
处于建梁桥河合川段上游的十塘是原拆并场镇,由于整个场镇无排污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污水均直接排入了建梁桥河。2018年11月,合川区政协委员视察建梁桥河时,特地邀请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参加并共同协商,现场制定十塘场镇管网建设方案。此后,合川区政协教科卫体委负责人又每隔半个月便跟踪督促一次工程审批及建设进度,从而有效地促成了十塘场镇管网建设比正常施工进度提前2个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在建梁桥河合川十塘段下游处,有一座竹林掩映的小村庄,河水绕村而过,几棵苍翠欲滴的大树斜斜地倚在古朴的石板桥边,俨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致。但多年来,却因河道中流淌着黑臭之水而影响环境。如今,随着该区“河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进,建梁桥河合川段水环境已得到了极大改善,周边群众欣喜地看到,失落已久的乡间美景终于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身边。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狠抓河、库、塘、堰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我们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李文莉表示,必须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负责的态度落实好“河长制”工作,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