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的那些事
到忠县金声乡广兴村驻村扶贫快两周了,每天清晨,总会被窗外鸟儿清脆的叫声准时“喊”醒。躺在床上,不由得想起在城里生活的日子,每天早晨总是在家人反复催促下,睁开慵懒的双眼,吃完家人早已煮好的早餐,开始一天的工作。驻村扶贫,家里的这些“优待政策”完全没有了。饭得自己煮,衣得自己洗,每天还得走很多很多的山路。
“在脱贫拔寨攻城的关键时刻,剩下的脱贫任务都是一块块硬骨头。”记得在临行前动员会上,县政协领导叮嘱道:“你们到金声乡之后,一定要扎根基层,做好吃苦的准备,真扶贫、扶真贫,争做脱贫攻坚的表率和标杆。”
说到金声乡,联想到的都是缺水和贫穷。的确,金声乡属典型的丘陵山地,山高沟深,交通不便,常年缺水严重,2015年金声乡广兴村整村脱贫后,目前还有18户48人未脱贫。如何保质保量按时帮助这18户脱贫,就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党的政策就是好,没有国家的扶贫工作,我们现在肯定还要走很远的山路去找水。”在面对面走访贫困户、一般群众中,我总能听到这些暖心的话语,“你看嘛,我们现在都吃上自来水了。”到现在,我的脑海里都还浮现着在贫困户杨平英家中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情况时,她拧开水龙头时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灿烂的笑容。
幸福中的感恩,也是我这两周驻村扶贫难以忘记的。
“我一定要经营好政协林这块牌子,产业能走到今天,完全是政协帮扶集团持续帮扶的结果。”驻村的第二天,我们驻村工作队直奔广兴村观赏李树种植基地,在基地的上方,远远就看见标着“政协林”三个字的木质牌子。项目负责人胡功道带领我们穿梭在茂密的树林里,满怀感激之情地细数这几年政协的帮扶故事。
谈及企业将来的发展,胡功道信心十足。“人不能忘恩。政协帮扶集团有大爱之心,为企业前期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今年我准备采用‘专业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稳定脱贫。”
县政协着力产业扶贫,也是我这两周驻村扶贫最深刻的感受。
“你们看前方200米竹林处那个地方,土地能够成功流转,还真得感谢你们。”当我们来到广兴村洋寺聚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时,公司法人张小红手指前方,动情地给我们讲述着政协之前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故事。
原来张小红所指的地方,一边属汝溪镇九亭村地界,一边又属金声乡广兴村管辖,土地流转时,九亭村户主就是不愿流转,当政协帮扶集团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个情况,主动电话联系汝溪镇政府,该镇立即派人现场查看,经多方协调,户主最终同意流转。
“金声乡非常缺水,而产业发展又离不开水。政协帮扶集团得知这个情况后,为我争取了项目资金,目前在我流转土地内修建了6口水池,基本缓解了产业用水难问题。”大雨刚停,张小红执意要带领我们去看修建好的水池,踩着泥泞的道路,来到水池边,看着满满的一池水,我仿佛看到水池周围500余亩藤椒丰收时热闹的场景。
“产业才是贫困户持续脱贫、老百姓全面走上小康之路的关键和法宝。”我心里暗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