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是那“微光”,点亮你的幸福
“姑姑,我在这边很好,已经学会了蜡染制作,老师还夸我很聪明呢!”8月1日晚上9点,张润给姑姑张正平打电话聊起了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今年16岁的张润,来自綦江区东溪镇唐家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后离家出走,父亲也长期无法照顾和抚养她,从小在姑姑家长大。
按照张正平的设想,今年初中毕业后,张润就在家帮忙干农活,“我的负担也大,没得钱供她继续读书了。”
转机来自綦江区政协开展的“政协委员走近你身边·萤火虫爱心行动”。像张润一样,许多贫困学生在綦江区政协委员的爱心帮扶下,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萤火虫的光芒虽然微弱,但也能点亮漆黑的夜空。”綦江区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全区已有148名政协委员参与“政协委员走近你身边·萤火虫爱心行动”,筹集价值70万余元爱心物资,精准帮扶632个家庭,惠及贫困群众2万人。
临时家长 千里送学
4月24日,綦江区6名初中贫困生来到位于贵州省惠水县的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报到入学。这是“政协委员走近你身边·萤火虫爱心行动”的第13站活动。
一天前,綦江区政协组织5名委员和学生家长坐大巴车一起送孩子们前往惠水县。路途中,委员们和家长组建临时家庭,当起“临时家长”,一路悉心照顾,一路叮咛嘱咐,希望孩子们好好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政协的帮助,改变了润润的一生啊!”张正平激动地说,“我很少对孩子进行体贴入微的关照,更没有能力为张润提供好的成长环境。”
今年3月,在綦江区政协的积极联络下,綦江籍企业家、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鸣回乡投资发展,并决定免费为该区贫困家庭女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及就业岗位。
“我们筛选出6名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爱好非遗文化、手工艺制作的女生作为资助对象。”綦江区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这6名学生将在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学习3年,期间学费和住宿费全免,并提供就业岗位。
“保障贫困学生接受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杨梅委员作为“临时家长”之一,一路沟通交流,让她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对上学的渴望。
委员爸妈 心的“微光”
“快跑,快跑,我要追到你咯,文文(化名)……”2018年4月2日,在綦江区文龙街道九龙小学的操场上,文文听见身后传来的话语声,加快了奔跑的脚步,灵活的小手摆动起来,小脸蛋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一圈跑下来,5岁的文文获得了胜利,围绕在终点的“新朋友”们和身后的“追逐者”都给文文鼓起掌来,现场欢声笑语一片。
其实,文文对眼前的这些人并不熟悉,他只知道,眼前的“新朋友”们不会像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样,因为自己不爱讲话就不跟他一起玩,反而会带他画画、跑步、捉迷藏,别的小朋友还叫他们“委员爸爸”“委员妈妈”……
文文的爸爸看见这一幕,不禁红了眼眶。两年前,文文确诊患有自闭症后,每天的生活都是幼儿园、医院和家三点一线。严重的沟通障碍使得文文不爱讲话,很少和家人以外的人交流,难得看到他笑得这么开心。
和文文一样,活动现场的另外19个孩子,都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医学上称之为自闭症儿童。
小强是和文文是一起参加当天活动的小朋友之一。小强已经7岁了,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走进校园。当天在九龙小学上的音乐课和绘画课,是他人生的第一课。
“孩子喜欢画画,虽然没有上学,但他在家里都会随便画。”看着孩子画完的作品,小强妈妈眼里充满着自豪。
“这一天,是第十一个世界自闭症日。”綦江区政协委员邵晓波说,他们邀请了20个贫困家庭的自闭症儿童,体验康复治疗、上趣味课堂,进一步唤起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关怀和帮助。
牵线搭桥 圆梦大学
“巧巧,你只管努力学习,今后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由我来负责。”3月6日一早,女企业家谢云见到邹家巧后,拉着她的手说,“姐姐期待你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今年15岁的邹家巧,家住綦江区横山镇大坪村,几年前父亲去世,母亲患有精神性疾病,母女两人靠低保维持生活。家庭的缘故,使得她内向、自卑。
“她父亲去世时,安葬费都是乡亲们凑出来的。”大坪村第一书记马军说,不过在命运的重击下,邹家巧没有选择屈服,有次入户走访,他发现巧巧房间的墙壁上,贴了不少便利贴,上面写着“我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让妈妈过上好日子”之类的话。
今年3月1日,綦江区政协委员张灵了解到谢云有一家教育培训公司,并且先后资助了200多名贫困学生。在张灵的牵线搭桥下,谢云主动提出对綦江区的贫困学生进行帮扶。
5天后,谢云带着爱心书包、新买的手机和银行卡来到邹家巧面前,表示将一直资助她读书。“我一定好好努力。”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邹家巧开心地笑着说,“我读大学的梦,要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