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情牵赵家乡
“赵家乡的葡萄熟了!”近段时间,在重庆民进会员的微信朋友圈里,纷纷转发着关于武隆区赵家乡葡萄成熟的消息。这个地处渝东南的偏远山乡,为何如此牵动民进人的心?
8月10日,“赵家葡萄熟了”2019年武隆赵家乡第七届乡村旅游季活动隆重开场:葡萄采摘、稻田摸鱼、文艺晚会……热闹欢快的一幕幕,让民进重庆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黄硕一行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民进重庆市委会对口帮扶赵家乡,这已是第十个年头了!”民进重庆市委会社会服务处处长陈平感慨万千。
2010年,陈平第一次和民进会员们走进赵家乡开展扶贫调研。那时的赵家乡,山路崎岖,未硬化的路面上到处坑坑洼洼,他们甚至一度下车推车前行。调研途中,映入眼帘的是破旧房屋,唯有满眼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
“赵家乡既有绿水青山‘颜值’,又有金山银山‘价值’!”赵家乡党委书记邓维敏自豪的推介将陈平的思绪拉回到现场。
如今的赵家乡,拥有重庆最佳避暑休闲乡村、重庆市生态乡镇等诸多桂冠,成为远近闻名的高山水乡、鲜花小镇。“2018年我乡农家乐已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年产值6000万元!”邓维敏说。
其乐融融的山乡美景中,硕果累累的葡萄园里,邓维敏和陈平共同开启了属于赵家乡和民进的十年记忆——
2010年8月,民进重庆市委会启动“助推民生爱心帮扶行动”,对口帮扶武隆赵家乡,从此就和这个位于白马山原始森林腹地的僻远山乡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哪里破题寻找脱贫发展的良方?市政协副主席、民进重庆市委会主委陈贵云数次带领民进会内专家深入赵家乡实地调研。针对当地高山生态优势,2011年,民进重庆市委会为赵家乡找到了一条以消夏避暑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打造以乡村旅游发展为主,种植业和养殖业协调发展为辅的旅游经济,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从那一年起,通过民进重庆市委会的积极协调,赵家乡先后被纳入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支持项目和武隆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武隆还拿出752万元资金,投入赵家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8月,陈贵云带队再赴赵家乡调研并召开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座谈会。他看到,和四年前他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相比,农房风貌和基础设施已大幅度改善,民生事业逐步扎实推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这是找准乡村旅游发展路子的结果!”他高兴地说。
围绕赵家乡旅游发展如何提档升级,陈贵云谆谆嘱咐:“要围绕发展定位,加快产业配套,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此后,民进重庆市委会邀请会内专家驻扎赵家乡,制定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标识牌,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文化。此外,还组织会内企业家赴赵家乡实地考察自然景观、农业发展等方面情况,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支招,并投资打造扶贫旅游农业项目,帮助发展乡村旅游支柱产业。
据陈平介绍,这十年中,民进重庆市委会还先后多次组织会内中医药专家深入当地农户及中药材种植基地实地考察,提供中药材种植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咨询和技术支持;重庆民进企业家联谊会还出资35万元带领村民发展黑山羊养殖,会内科技专家也持续为村民发展蜜蜂、土鸡、土猪等养殖业出谋划策。
此刻,站在十年前来到赵家乡时花5元钱就可入住的招待所前,看到如今的赵家乡避暑季一房难求,而冠上“赵佳人”品牌的农特产品也正成为避暑市民的抢手货,并远销重庆主城,陈平不禁感慨道:“亲眼见证赵家乡的美丽蝶变,这十年的帮扶结出了喜人硕果。赵家乡的葡萄熟了,我们民进人的心也甜滋滋的!”
用力扶贫,更要用心扶智。
“民进作为以教育文化出版为主界别的参政党,在帮扶中理当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在教育、文化方面给予赵家乡力所能及的帮助。”民进重庆市委会原专职副主委张克敏说。
2014年,民进重庆市委会协调资金50万元,帮助改造了赵家乡中心校基础设施。从2014年8月起,民进重庆小桔灯教育专项基金已累计向乡中心校捐款20余万元,用于帮助优秀贫困学生,还建起了“白马山微型植物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一个认识植物、贴近自然的全新教育平台。2017年起,民进重庆市委会每年都会组织会内艺术人才赴赵家乡开展“同心·逐梦——艺术教育进乡村”活动,为山里孩子们送去舞蹈、书法、礼仪等课程。
十年来,民进重庆市委会还多次开展送文化活动:为赵家乡举办的文艺演出和乡村旅游季晚会送去精彩节目,组织民进重庆开明画院艺术家赴赵家乡写生并支招乡村文化打造……
令民进人倍感欣慰的是,如今的赵家乡,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已建成全国首个“统战文化进乡村”展览馆、全区首个乡级国医馆,目前正在建设全区首个乡村旅游文化陈列馆。
十年携手路,帮扶在路上。“尽快在村里建立电商平台,打通销售渠道”“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精品民宿,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这不,就在乡村旅游季活动现场,民进重庆市委会和民进江北区委会带来的专家们,又在忙着为赵家葡萄等优质农产品的外销推广和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支新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