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边城“腾云”记
7月30日上午9点半,秀山农村电商大数据平台显示,当天已销售商品11270件,销售额已达到349370元。据预估,今年秀山外发包裹将突破2500万单。
昔日被重山阻隔的“边城”,在秀山县政协的推动下,如今成为电商云集、物流集散的区域中心。
贫困户“触网”
自2014年起,秀山县便开始规划布局农村电商产业,积极探索电商扶贫的途径和办法,建立起物流快递、农产品上行、人才培养、电商平台和电商服务五大体系,形成线上“村头”、线下生活馆的“互联网+三农”发展模式。
“目前,秀山电商产业链覆盖了全县100%的贫困村、80%的贫困户,电商扶贫效益惠及1万余贫困人口。”秀山县政协委员、重庆村头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车玉昕表示,不少贫困户经过培训后,成了仓管、客服、快递员,甚至是 “网红”。
农村电商纵深发展,成为了脱贫攻坚的新手段、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这都离不开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2017年3月,秀山县政协十届一次常委会议围绕“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机制建设”进行重点协商;2018年9月,秀山县政协开展十届九次常委会议,围绕“加快培育适应电商发展的农特产品”进行专题协商……
2018年1月,秀山县政协委员杨小民提出《关于深化我县电商扶贫工作的建议》,呼吁电商扶贫政策要精准,要将贫困农民拥有的土地、劳动力、种养技术等资源要素,转化成资本投入,从而成为稳定的增收渠道……
不仅如此,秀山县政协利用常委会、主席会、专题会等协商平台,围绕电商扶贫、扶贫项目建设等课题进行调研协商,以“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为主题开展委员年度视察活动。县政协提出《关于开展产业扶贫的建议》,力促县政府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和《“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实施意见》,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
大数据“订单”
在隘口镇,秀山电商产业园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多方汇集而来的6300万资金,让隘口镇有了产品研发中心和加工中心。“以销定产反哺农业,把链条打通。”秀山县政协委员、华渝物流公司董事长张静介绍,通过秀山电商产业园的销售大数据来确定产品,再根据隘口镇电商扶贫产业园研发和生产能力,发动和组织基地农户生产。
蓝天白云下,隘口镇蔬菜基地里的生姜、黄花、辣椒长势喜人。等这些蔬菜丰收后,它们将被投入到隘口镇电商扶贫产业园的加工厂里进行深加工。懒人火锅、酸辣粉、火锅底料等销量TOP10的电商产品里,就有这些蔬菜的身影。
秀山县政协对隘口镇产业园的建设也投入了极大的关心。时间回到2018年12月,秀山县政协委员深入隘口镇平所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基地、电商扶贫产业园基地和农村电商服务(配套)中心实地调研,建议隘口镇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电商扶贫产业园和农村电商平台建设进程,加大电商人才队伍培育力度,为隘口镇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近几年,隘口镇在县政协的建言献策下大力发展电商扶贫,通过订单农业,采取“长期+短期”结合,逐步实现中药材、茶叶、核桃3个一万亩和其他特色效益农业同步发展。订单农业覆盖农户1.44万人,覆盖率60%,其中覆盖建卡贫困户3221人,覆盖率100%。
据介绍,目前秀山已经顺利接受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验收。“下一步,我县政协将围绕‘电商提质发展’开展协商,围绕‘做优电子商务,做大电商产业’开展专题协商。”秀山县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