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的求学路
1977年全国高考那天,我的父亲正在地里忙活。听到这个消息,父亲踉跄了一下,一屁股坐在地上,脸上说不出是开心还是难过。他看着远处连绵不绝的青山,听着山脚下村庄传来的嘈杂声,沉默地坐了很久,等到夕阳落山,他才站起身来,扛着锄头回家。
父亲总爱说自己没有文化,其实在当时,他已经是村里“拿得出手”的读书人了。逢年过节,乡亲们都爱叫他来写对联、写福字。他很热心,也很愿意用自己的知识文化去帮助别人,这一点在他年老之后也没有改变,遇见小辈,他总爱讲些人生道理,把自己这一生凝练为几句短短的嘱咐,用自己吃过的亏、受过的苦,给小辈换来生活的经验和教训。
仿佛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父亲最爱说的就是“书籍是人类的朋友”之类的话,可这些老掉牙的话说得多了,总让人感到几分不耐烦,特别是在一个年轻人斗志昂扬地表示要做出一份事业来的时候。
千禧年即将到来之前,全国上下再一次掀起创业经商的热潮,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给了每个人站上人生舞台的机会。在这样梦幻般的激昂情绪的感染下,我告诉父亲我要和朋友一起去深圳。虽然对我来说,那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但正是这种陌生带着致命的吸引力,我似乎可以看见自己在那片热土上大展拳脚的模样。但我不敢把想法告诉父亲,因为这意味着我要放弃当前的学业。而对父亲来说,念书学习是比天大的事情。不过在朋友的怂恿下,我还是开了口。
果然,父亲超乎寻常的暴怒,他猛地一掌拍在桌上,原本就矮了一条腿的木桌摇摇晃晃,搪瓷杯里的水洒了一桌。因为愤怒,他黑黄的脸颊涨得通红,额头上的青筋直跳。而年轻人的执拗同样不可小觑,在父亲的盛怒之下,我只是梗着脖子站着,双拳握得紧紧的,似乎随时都要为了自己的理想振臂高呼。但我不敢直视他的眼睛,我背对着他,以一种下一秒就要夺门而出的姿势站立着。我只能听到父亲粗重的呼吸,这样去感受一个人的愤怒让我心惊胆战,我总觉得下一秒父亲就要拿起藤条狠狠地抽在我的脊背上。
可父亲没有动手打我,他沉默着,压抑着自己的怒火,他也许在思考该以何种方式与孩子交流。过了很久,父亲长长地叹了口气。那一瞬间,我的心里忽然泛起一阵心酸,我无意和父亲对抗,更不愿打破他的骄傲和尊严。
父亲开了口,沉重而缓慢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得知全国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父亲高兴得一晚上都没有睡着,他喜欢读书,热爱学习,在他的心中,成为一个大学生、做一个知识分子是无上的光荣。可第二天,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父亲时,听到的也是这么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的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养活一家人,他把自己练就成一头吃苦耐劳的“黄牛”,可即使这样,一家人的生活依旧过得拮据而艰难。听到儿子想要参加高考的请求,爷爷自然是开心的,他打心眼儿里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金榜题名。可他不得不忧虑,我的父亲是老大,也是家里不可或缺的顶梁柱,备考的这几月,爷爷是不愿意去打扰父亲学习的,可家里的生活也得继续,他愿意让自己生活得更苦一点去负担孩子的学习,这是一个父亲的骄傲和使命。可生活却撕裂了最后一点幻想,爷爷甚至连送父亲去县里参加考试的路费都拿不出。
爷爷只能沉默地抽着劣质的烟草,在一团土黄色的烟雾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巨大的压力。一辈子与黄土为伴的爷爷在日子最苦的时候也没有这么难过,因为饥饿和苦痛他都可以忍受,可此时贫穷却要摧毁他作为父亲的尊严。看着爷爷额头上堆满黄土的皱纹,我的父亲也沉默了,能够参加高考、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喜悦在他心里一点点冷却,像是天空中猛地炸开的烟火在让人目眩神迷后,最终却只留下了灰烬。父亲在这烟火下呆呆地站着,落得满身烟尘。
那天过后,父子俩都各怀心事地避开对方,他们都不愿意看见对方脸上的悲伤。父亲一大早就扛着锄头去很远的山头耕种,只有等到夜深人静,他才愿意去思索自己未来的出路。他知道如果错过了高考的机会,就将永远和黄土为伴,他并不嫌弃任何一份职业,只要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无论身份如何,都是值得尊重的。可在他内心深处,对学习的渴望却像一团火焰烧得越来越旺,他无法不喜爱那些窗明几净的学堂;无法不羡慕那些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学生;无法不幻想着自己能做出一份更大更值得称赞的事业。可月光在窗外投下的清幽光辉总能浇灭他心中的这团火,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沉睡的村庄除了偶尔的犬吠,便只有爷爷低沉的咳嗽和父亲无奈的叹息了。
爷爷去借钱这件事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父亲心中那点影影绰绰的希望。那天,父亲因为忘记带割草的镰刀,早早回了家。在路过村长家时,他看见了自己的父亲。我的爷爷带着一点讨好的笑容,坐在村长家的木凳上,正不住地向村长说着什么。父亲悄悄走近村长家,听见了爷爷说话的声音,“老村长,你就帮帮忙,借点钱吧,你知道我这孩子多聪明,要是能上大学,将来一定有大出息。”村长似乎是苦笑了一下,“老李,你应该明白,这可不是路费的问题。孩子后续的学费、生活费,你能负担得了吗?”爷爷是如何回答的,父亲已经听不见,他的眼中全是自己父亲窘迫而无助的模样。
我的父亲落荒而逃了,一直以来,他幻想着哪一天能凑齐参加高考的路费,他就能实现读书的梦想。可如今现实朝他脸上浇下一盆冷水,父亲心中的那点火彻底熄灭了,他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一家人的生活是更加紧迫、现实的责任。于是,父亲的大学梦就这么破碎了,但他小心地把碎片掩埋在心底,让阅读和学习在农闲时刻依旧能为他的生活增色添彩。
讲完这个故事,父亲走到我面前,我不得不抬头看他的眼睛,“孩子,你考上了大学,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学习的快乐呢?”他沉默了片刻又接着说,“我不想强迫你什么,你已经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担当。如果你非要走,我也没有办法拦着,但我希望你永远不要放弃读书学习,这一定是有益终生的事情。”
父亲的话让我感到羞愧,我现在任性放弃的学习机会是父亲当年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的东西,我无法想象自己的举动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心理伤害。小时候父亲就有意培养我读书学习的兴趣,我最喜欢的也是让父亲带着我去图书馆、新华书店,我怎么能抛下书籍这位老朋友,怎么能和学习说再见,怎么能让自己的任性刺痛父亲的心。我的眼里噙着泪,对父亲说道:“爸,我会继续念书的。”
如今的我是多么感谢父亲当年的故事,世界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变化的脚步。在学习的道路上,父亲将永远与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