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8月3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刻写钢板的岁月

□ 作者 洪德斌

二十多年前,我从师范学校毕业,来到老家那所偏僻的乡村中学教书。学校绿水环绕,花木葱茏,风景优美,但是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只有几排红砖灰瓦的破旧瓦房。

不过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并未在意,反而浑身充满了热情和朝气,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把书教好。学校安排我教初三化学,算是委以重任,我岂敢怠慢。于是,我每天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辅导学生作业,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和汗水,忙得不亦乐乎。

那时,学习资料贫乏,没有统一的复习题可供学生练习,我十分焦急。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只好向老教师们讨教刻写钢板的技能,然后精心收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典型的试题,利用业余时间刻写出来,发给学生使用。

其实,刻写用的钢板并非全由钢制,只是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中间镶嵌了一块黑色的钢片。把钢板置于桌上,取出一张蜡纸,铺在钢片上,拿起一支铁笔,就可在蜡纸上刻写了。刻写时不可太轻,太轻蜡纸刻不透;也不可太重,太重易把蜡纸刻穿;须轻重适当,有经验的人刻写的力度恰到好处,力透纸背。因此,刻钢板全靠手上掌握的力度,要不了多久,手就会发酸发软,得停下来歇会儿,然后拿起笔又开始刻写。若是冬天,天寒地冻,执笔的手搁在钢片上,时间一久,冰冷刺骨,小手指很快就会冻僵甚至冻肿,只好用嘴哈一哈,或者用手搓一搓,暖和一下,然后继续刻写。

刻钢板还要全神贯注,如果不小心刻错了,修改就会比较麻烦。所以,我通常会选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琐事处理完毕,静下心来,从容不迫地刻写。这时,屋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到铁笔划过钢片发出的“吱吱”声,刺破了周围的寂静。刻钢板不像平时用钢笔写字,要一笔一画,一丝不苟,有时还要在蜡纸上画图,就更要精雕细琢了。因此,刻写速度比较缓慢,一张蜡纸刻下来,少说也需要个把小时。有时要刻写几张蜡纸,等到全部刻完,常已子夜时分, 窗外万籁俱寂,人们早已沉入梦乡。

蜡纸刻好,就要开始油印了。先把刻写好的蜡纸铺到油印机的纱框背面,捋平整,固定好,把油印的白纸放在纱框下面。再用煤油调好油墨,要不浓不淡,然后用滚筒蘸上油墨,在纱框上来回轻轻滚动,待油墨均匀后,稍用力滚一下,油墨就通过蜡纸刻写的痕迹渗下去,掀开纱框,一张印好的试卷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一般来说,一张蜡纸大约可印二三百份试卷。待试卷印完了,常会觉得手臂酸软,肩膀疼痛。而在调油墨、换蜡纸的时候尽管小心谨慎,还是常常会把油墨弄到手上、脸上、衣服上,印完以后还得一番清洗。

刻钢板、印试卷是个辛苦活儿,但那时全凭自己一腔热血,从不计较额外付出,也从未向别人抱怨过。

试卷印好了,上课的时候,把试卷发到学生们的手上,教室里立刻飘逸出浓浓的油墨香。学生们知道这些试卷来之不易,都很珍惜,认真地做着试题,我自然感到欣慰,也会精心地讲解,尽量让他们把每一道试题都弄懂。往往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就能集起厚厚一叠油印试卷。

就是凭着这股干劲,那些年,我教的学生每年参加学科竞赛都能获奖,每年的中考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得到学校领导、同事和家长的认可,而我也从中获得不少乐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多久,打印机、复印机就普及了,学生上课所需的学习资料可打印可复印,钢板就用不上了,那刻写钢板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也离开学校从事其它工作了,但我仍然怀念那些刻写钢板的岁月,那里记录了我的青春和梦想。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