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协商“让民作主”
—— 九龙坡区政协专题协商精准推进基层协商民主
本报讯 “基层协商民主涉及各级政协组织和社会组织,‘谁来领导、谁来主导、谁来配合、谁来参与’?”。近日,在九龙坡区政协精准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专题协商会上,区政协智库专家、政协委员骆瑞明一针见血地抛出问题。
骆瑞明的问题引起了张启智委员的共鸣,他建议区委牵头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基层协商民主的组织形式、工作流程、监督和保障机制进行专题研究,拟定基层协商民主实施意见,以区委、区政府名义正式行文,实现各级领导重视,机关各职能部门响应,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纽带的基层协商民主体系。
“大力推进基层协商,让社区居民自己决定事情该怎么办,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是转变社会治理方式的关键所在。” 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九龙坡区涌现出了金凤镇“老杨群工”、九龙镇“居民自治金”“政协委员工作室”等基层协商民主的典型案例,努力推动基层社会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有效化解矛盾冲突。
张俐委员认为“要拓展协商渠道,还需进一步加大参与力度,积极拓展网络协商、远程协商等协商形式,坚持以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网络社团等为载体的基层协商民主形式,实现开放协商、开门协商,也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新渠道。”
“为适应社会治理方式变革的需要,区政协还应当进一步加大基层协商民主的参与力度,积极拓展协商形式,促进民生福祉的进一步改善。本次协商课题报告《精准推进九龙坡区基层协商民主的对策建议》修改完善后,报送区委、区政府,做好协商成果转化运用。”区政协副主席孙梦强调。
九龙坡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宋泓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总结推广“毛铁委员工作室”“老杨群工”等基层协商民主典型,借鉴浙江、上海、青岛等地先进经验,努力打造九龙坡区基层协商特色品牌,实现协商民主由政治领域到社会领域、由精英协商到“草根”协商的拓展和延伸。 (冯 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