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峡橘乡”金字招牌
——忠县政协常委会议专题视察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情况
本报讯 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是长江三峡库区和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为助力落实市委书记陈敏尔调研忠县时打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佼佼者”“乡村振兴示范园”要求,日前,忠县政协组织32名政协常委对“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监督性视察。
邹家院子、山斗丘、橘乡荷海、七彩稻田、柑橘时空馆、柑橘品种博览园,蓬勃发展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让常委们印象深刻。但“快速上马、一片繁华”背后凸显出来的问题也让常委们心生忧虑。
“部分田园综合体文化品味不高,民居民宿文化墙体彩绘质量堪忧,与周围的环境不匹配,与本地文化不沾边,缺乏文化内涵和特色。”在随后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从事文艺工作的县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谢晓明建议,要深度挖掘特色产业内涵,如柑橘文化、竹笋文化、荷花文化等。着力反映以忠孝为代表的“忠”文化,吸引游客了解忠县,爱上忠县。提升田园综合体景观风貌,使建筑与自然相辅相成,和谐共存。
接过他的话头,县规划和资源局副局长周厚军常委从建设规划角度建议,乡镇政府要为本辖区乡村振兴用地谋划好区域布局,行政村要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编制村规划,合理安排农村集中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和产业用地,引导和强化农房风貌的统一性,加强农村老旧院落改造的协调性,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对于如何吸引游客,创造经济价值,李波常委认为,要成立专业招商组,吸引社会资本积极投入,争取尽快产生经济效益;要配套建设停车场、公厕、休息椅子、旅游线路指示牌;还要积极加快项目营销宣传,积极与各大旅行社商谈,早日开通一日游。“项目规划不应该闭门造车、坐井观天,要多听听00后、10后年轻人的需求。”胡小平、梁华国两位常委建议,在田园综合体内建亲子教育基地、摩天轮、露天游泳池等年轻人喜欢的游乐设施,还可以建设康养生活馆,满足中老年人养生需求,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喜欢忠县田园综合体。
农业界常委闫华琼则建议,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绿色防控措施,用生物技术防控病虫害,在农村也要建立水质监测制度,确保在田园综合体内绿水青山随处可见。
“县农业农村委要认真归纳总结,把政协常委的意见建议贯彻落实下去。”听完常委们的发言,参加会议的县政府副县长甘露回应着大家的建议,表示将对田园综合体进行高水平策划和高质量规划,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忠县乡村振兴的亮点工程。 (罗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