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礼物’我喜欢”
——致公党荣昌区支部携手沙坪坝区侨联青委会为乡村学校捐建爱心书屋
通讯员 唐晓莉
下午三点半,荣昌区清升镇回龙完小四年级学生刘晓娟准时出现在茗芽爱心书屋,拿起心爱的课外读本,认真地读了起来。
新学期伊始,回龙完小的200多名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致公党荣昌区支部携手沙坪坝区侨联青委会共同捐建的茗芽爱心书屋正式投用,“三点半”课堂让放学后的孩子多了一个好去处。
“新学期一投用,书屋就挤满了学生,很受欢迎。”学校负责人黄山介绍。
时间回溯到今年4月初,致公党荣昌区支部委员田艳得到一条消息:清升镇回龙完全小学的同学们希望有爱心人士捐赠一批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帮助他们打造“三点半”课堂。这条消息同时也引起了荣昌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荣昌区支部主委杨作芳的注意。
一场爱心帮扶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随即,杨作芳率田艳、刘安芳等致公党党员到学校实地考察。然而调研后的情况并不乐观:原来,学校共200多名学生、20多名教师,是一所典型的完小。但学校是由寺庙改建而来,教学用房紧张,图书室与微机室共用一间房。为了建一个独立的图书室,学校本打算将教室底楼外墙靠近后花园的户外墙壁摆上书架和图书,打造户外图书室和“三点半”课堂。
这样露天漏风的户外场地显然不适合作为图书室使用,大家都着急了。“得让孩子们有个舒适的阅读环境。”杨作芳当即表示,要和学校一起解决图书室的建设问题。
学校几经比较,最终选择将老师们的休息室改建成图书室。听说要给孩子们建爱心书屋,老师们二话不说,很快就把房间腾了出来,短短半个月时间,房屋就装修粉刷,焕然一新。
场地落实了,图书哪里来?致公党荣昌区支部联手沙坪坝区侨联青委会发起了图书和书架的募捐活动,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便募集到了8000元的书架和12人座书桌椅各一套。同时,价值2.4万元、1149册书籍也相继到位。
“孩子们在整理图书上架时,情不自禁地就捧着书本认真地翻阅起来,一个个爱不释手。”黄山笑着说,爱心书屋的建成,解了学校多年的难题。
书屋内,雅致温馨的格调、整齐鲜艳的书桌椅、简单大方的书架,尤其是那一册册图书,都让孩子们爱不释手。“这个‘礼物’我喜欢。”刘晓娟的脸上露出了纯真可爱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