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10月2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解开“不愿分”“不会分”难题

渝北区政协调研垃圾分类试点

通讯员 高娇娇 张丹丹

“废纸塑料,可以回收;电池光盘,一定有害;是干是湿,让猪试吃;果皮剩菜,厨余垃圾。废土尿布,其他垃圾……”近日,围绕该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开展视察的渝北区委员们,刚走进该区青麓雅园小区,就被不远处传来的声音吸引了过去。原来,为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并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意义,渝北区双凤桥街道的工作人员在小区举办有奖知识问答活动,吸引不少居民前往参加。

青麓雅园是渝北区最早试点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区之一。自2016年底,渝北区就在该小区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居民分类投放—责任单位分类收集—城管分类分拣—责任单位分类运输—市级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即居民前端分类投放;“厨余垃圾”由市环卫集团每日清运;“其他垃圾”由物业公司常规渠道收运;“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由空港环卫所每周三定时定点到小区回收。

试点效果如何?现在还存在哪些问题?

“刚开始时,工作难度不小,实施效果也不理想。”渝北区城管局党委委员李俊告诉委员,主要是居民“不愿分”“不会分”以及垃圾“不好分”。为了便于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渝北区采取“街道牵头、环卫参与、小区驻点、志愿服务”方式,通过发放指导手册和开展体验活动等,引导居民掌握“如何分”;创新推出“垃圾分类积分制”,以“利益”激励行动,解决居民“不愿分”问题。

“垃圾分类后,塑料瓶、硬纸板这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可以送到小区集中回收点折算成相应的积分,兑换食用油、大米、洗洁精这些生活用品。”活动现场,小区居民冯大爷笑着说,“垃圾分类,既环保,还能得实惠,划得来!”“对头!垃圾分类的源头不应该是居民家中的垃圾桶,而是居民意识,老百姓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那才叫源头分类。”委员们为工作人员开展此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初心点了个赞。

截至目前,渝北区295个公共机构全部建成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小区达到78个;试点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达30%以上,该区月均减量并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约5000吨、果蔬垃圾600余吨。

未设立垃圾分类专门机构、未配足专职人员、居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不够……针对了解到的一些“短板”问题,委员们边看边讨论:

“筹建我区垃圾分类专门机构,配足垃圾分类专职人员,明确专人专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建专业队伍开展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督查督导。”江萍委员建议。

“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和分类工作互促互进,发挥居民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引导和带动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罗敬明委员认为。

“加强宣传力度,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普及力和影响力。”万开友委员补充道,要开展好“进机关、进学校、进景区、进窗口单位”等宣传活动,并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加大生活垃圾分类的线上宣传力度。

区政协副主席尹书菊表示,希望委员们继续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员、示范员、指导员、监督员,持续关注垃圾分类的推进情况,为推进渝北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广谋良策、善出实招。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