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10月2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专题
版面翻页
专题
04

涓涓清泉通万家

—— 梁平区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 “十三五”以来,梁平区积极筹集资金1.9亿元,新建、改扩建大观、虎城等8座“千吨万人”水厂,改造延伸供水主管网520余公里,巩固提升32.22万人饮水安全,全面解决了10个市级贫困村、18个贫困组、6个相对贫困村和全区25840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 截至2018年,梁平区共建成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21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06处,分散式工程14564处,全区78万农村居民全部实现饮水安全。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3.9%,水质达标率90%以上,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而梁平地处高台,工程性、资源性缺水矛盾突出。如何兴水利、除水害,突破“水瓶颈”,夯实“水支撑”,是梁平经济、民生、社会、生态发展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梁平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西南地区重点解决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的重要指示,按照“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要求,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和重点民生工程,重建强管、“软”“硬”兼施,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护源头:守住一汪清清活水

滋养生命,离不开源头活水。

“梁平地处溪河发源地,无外来客水补充,水资源主要靠工程拦蓄、大气降水。可以说,缺水‘喊渴’是梁平农村饮水工作的首要难题。”梁平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水情区情实际,梁平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作为保障饮水安全的“前阵地”和“总闸门”。

合理开发利用好水资源,近年来,梁平区坚持科学拦蓄天上水、优化连通区域水、合理利用地下水,不断做大盛水“盆”。先后建成蓼叶水库、白沙水库、猎神水库,开工建设左柏水库,规划龙象寺、银河桥两座中型水库,完成竹丰与龙君庙水库等13座水源水库联通工程。

全力管理保护好水资源,梁平区依法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成盐井口水库等11处饮用水水源涵养保护及水生态修复工程,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一源一档”信息档案,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护纳入乡镇(街道)年度考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落实专人管理,定期开展巡查清漂,全面推进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标准化建设,保障水源安全。

在梁平区和林镇三龙水库,四周青山逶迤、绿意葱葱,库面水质清澈干净,沿岸无违建,水库周边界桩、饮用水源标识标牌规范醒目,隔离防护网如同一个个坚强有力的“环保卫士”,守护着一库清水,确保周边村民饮用水源的安全。

为确保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梁平区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有关规定,积极推进英勇水库等17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志进行查漏补缺,规范、整齐、统一的设置界碑、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等标识,并合理设置隔离防护,建设预警、视频监控以及建立水源地管理档案等。

建项目:清泉入户造福百姓

“我永远不会忘记2018年11月20日,那天可是我们野人寨通自来水的喜庆日子。你看看,现在只要一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哗流出来,不仅干净清亮,喝起来还有一丝甜味。这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啊!”在梁平区新盛镇乐都社区十组野人寨,正从水龙头接水淘米的梁大爷由衷地说道。

过去野人寨27户110多口人的饮水全靠寨上的两口水塘,不仅水质差,天旱时节水还供应不上,村民只能到坝下的河里挑水,因为没有公路,全靠人力,上下山路挑一担水来回要1个多小时。在野人寨,水比金贵。村民们一滴水巴不得当作两滴水用,早上的洗脸水留到晚上洗脚,淘米洗菜的水要用来喂猪牛。

为解决群众的饮水困难,去年年初,梁平区投入80万元从明达镇的老鸹寨水厂引水,安装6公里主管道和3公里支管道,一举解决了野人寨的饮水安全问题。

饮水安全,重于泰山。梁平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西南地区重点解决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的重要指示,积极构建“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为骨干、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助、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农村饮水安全格局,不断提升全区城乡供水的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水质达标率。

为保障群众喝上优质、放心、方便的饮用水,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梁平区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保障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18年,该区对25个乡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改、扩建水厂,管网延伸,联网工程,分散式工程等措施,解决了10个市级贫困村、18个区级贫困组、6个相对贫困村群众及其它群众急需解决的饮水问题;巩固提升了8.5万余名农村群众自来水入户问题。今年,梁平区被列为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试点区县之一,该区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体要求,以破解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管护难题为主攻方向,打好“1321”组合拳(即:标准化改造制水工艺落后的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落实区水利局行业监管责任、乡镇政府监督管理主体责任、用水者协会(村组)运行管理主体责任“3”个责任;用活村民“一事一议”“三站一帮扶”2项机制;实行1项财政精准补贴),加快补齐设施短板、机制短板、管理短板,努力探索一条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可持续运营的发展之路,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全面保障贫困村组及建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梁平区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整体成效,对贫困村组及建卡贫困户的饮水保障工作进行动态监管。梁平区水利局实行贫困村组饮水安全“1+1+1”责任包干制(1个贫困村组由1名局班子成员牵头负责,1个机关科室、直属单位包干帮扶,1个片站具体主抓),以贫困村组、贫困户为重点,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全面深入排查,动态准确掌握他们饮水安全状况,若发现饮水“反弹”及时予以解决,确保贫困村组和2584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有保障”。

保水质:加强管理优化服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断完善,是广大农村群众共同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梁平区努力探索一条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可持续运营的发展之路,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

为加强农村供水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梁平区构建了责任明确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全区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由区级国有供水公司日常管理、区水利局监督管理;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监督管理、用水者协会(村组)日常管理、区水利局技术指导;分散式供水工程由用水户自行管理,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在村级集中式供水地区积极推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两部制水价,建立起“有偿供水、以水养水”的管理模式;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等多个政策文件,制定区、乡镇两级农村供水应急预案,每年落实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养护经费300万元,按照每座2万至3万元标准对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实行精准补助,建立起了“有人管、有钱管、有办法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为保障供水水质,梁平区建立了“水厂自检、村镇供水站巡检、区水质监测中心抽检、区卫生疾控中心定期检测”的四级水质监测体系。

“我们坚持从细节入手,不断优化供水服务。”梁平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区每年开展供水优质服务月活动,设立用水明白卡,制作“三个责任”公示牌,推广使用智能水表,开通微信、网银等缴费方式。同时,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方向,整合14家乡镇供水公司,成立区级乡镇供水公司,对全区21座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实行规范化统一管理。

小康不小康,农村饮水算一桩。如今,随着一条条管线在农村延伸,一股股安全水、放心水流进千家万户,昔日地道的农民过上了“水灵灵”的生活。汩汩清泉为梁平大地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处处展现着新时代农村的蓬勃生机。(潘德美 黎静/文 梁平区水利局供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