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11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加速“三点半课堂”“落地开花”

—— 长寿区政协问效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本报讯 孩子们三点半放学,家长还没下班,这段真空期到底怎么办?近日,长寿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区教委、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相关同志及教师代表、家长代表,面对面协商该区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教育是民生问题,也是长寿区政协和政协委员们持续关注的事情。去年5月22日,长寿区政协专题协商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为该项工作支招献策。但因种种原因,这项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3个月前,区政府常务会明确表示,要按照市政府相关意见,开展好该区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今年8月,长寿区政协开展民主评议区教委工作时,委员们又提到了“三点半课堂”落地问题。区政协副主席李彬旭和区政协社事委主任李健康当即决定,围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再开展一次监督性视察,加速“三点半课堂”“落地开花”。

“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座谈会上,家长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表现出对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期待。

资金怎么来?教师队伍的服务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师的劳务经费如何合理发放?这些问题,着实让区教委主任张新明有些苦恼。张新明向大伙儿算了笔账:如果按照邻近区县做法,延时服务工作由财政付费,那么全区995个班,每年财政将支出1612万元……

“办法总比问题多。”区政协副主席李彬旭建议,要切实解决三点半难题,就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共同走出关键性的一步。

程小亮委员建议,课程形式上,可以实行走班制,通过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一方面强化专业辅导,另一方面培育孩子们对剪纸、象棋、舞蹈、声乐等艺术学科的兴趣;经费来源上,可以家校合作,由财政和家庭共同出资,推动延时服务工作落地落实。

“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将面临财政资金、社会舆论、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多方面问题。”陶中荣委员建议,资金上以政府投入为主,适当向家庭收费,采取备案制,杜绝违规收费问题。同时,强化舆论引导,确保多方满意。

“还应当加强对智慧课堂的探索”“监管问题也不容忽视”……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相关部门决定,春节后由区财政出资121万元在黄桷湾小学、晶山小学和长寿湖九年制学校开展小学课后延时服务试点工作:以自愿参加为原则,鼓励家校双方签署课后延时服务协议;参与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分配费用,采取“1+N”的方式,合理设置时间和内容(“1”为课后作业辅导,“N”则为体育、艺术、科普类课程);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强化舆论引导,确保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平稳落地。 (杨 娟 夏郡伯)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