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政协就“工业提质”建言——
打造工业发展“强引擎”
通讯员 王世平
“建议发挥区位、自然资源、营商环境等优势,用好创新驱动激励政策,在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加紧传统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多管齐下打造工业发展‘强引擎’。”近日,南川区政协召开十四届十三次常委会,与会人员就“工业提质”专题积极协商建言。
“南川推动工业提质依然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如工业规模较小、发展方式粗放、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等,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地位,这也牵动着政协委员们的心。”为此,年初,南川区政协把“工业提质”纳入2019年度常委会议专题协商重点课题展开对策研究。
“近年来,南川区工业投入不断加大,重点项目有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力显效,较好地延续了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势头,成绩值得肯定。”会前,政协常委们实地察看了中涪南热电、鸿庆达产业、陈吉旺福食品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结合区经信委关于该区工业提质推进情况的汇报,委员们围绕“工业提质”展开讨论。
“对传统工业企业来讲,除原有技术革新外,更重要是先进技术的运用,投入越大效益也会愈加明显。”李云强常委开门见山地指出,企业还要跟进节能降耗、安全环保、产品质量、效率管理等方面的提质。
“如何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区政协副主席舒茂全认为,要破除信息藩篱,充分运用“区块链思维”,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建议优选一批重点行业企业,瞄定国际国内同行领军企业,主动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和前沿科技。
“建立‘院校+平台+企业’研发平台,不能是概念式,要有具体的执行程序和操作细则。建议南川先行先试、出台政策支撑。”丁显平常委补充说道,应定期把技术支撑强、市场前景好的新兴企业项目,纳入国家级、市级和区级重大建设项目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和运用。
“可利用原来存量建设用地、 闲置厂房以及进入园区建设标准厂房或租赁标准厂房等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李玉梅常委呼吁,更加重视和扶持本地企业,出台更多财税优惠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升规升限。
“严格按照园区发展规划进行精准招商,严格规范入园企业和项目标准,坚持增量与提质并重,避免‘饥不择食’‘病急乱投医’等现象发生。”黄武常委建议,完善入园项目(企业)退出机制,对进入园区囤积土地、久拖闲置的项目(企业),坚决予以清退。
要完善园区配套,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政务环境,深化银企合作;打破安装收费垄断;简化人才落户程序;降低企业维权成本……短短2个小时,常委们提出对策建议13条。
南川区政协主席简支全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工业经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坚定不移把发展工业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抓紧落实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推动南川工业提质增效。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协商会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落实办理情况。区政协及常委们要继续关心全区工业提质工作,深入研究、群策群力,努力推动区委、区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