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南岸建成什么样
南岸区政协开展重点协商
本报讯 “我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卓有成效,但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不足,推进机制有待完善,恳请各位委员把脉问诊,献计献策。”近日,南岸区政协常委会重点协商加快“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会上,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对参会委员们提出肯切希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委员履职尽责实践活动”,今年4月以来,南岸区政协分4个课题组分别围绕“山水自然美、人文精神美、城乡特色美、产业素质美”“四美”建设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摸清了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并撰写调研报告,形成意见建议。
“大南山不是没有规划,而是规划比较多,定位不明,从南山森林公园到南山城市公园,再到南山火锅一条街、中央城市山地森林公园等缺乏一个长久的纲领性规划,让建设者和管理者们无所适从。”区政协城环委主任叶红卫首先发言。
“南岸虽然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但对历史考证模糊,没有很好传承历史人文景观的内在价值。”区政协民宗委主任廖上友举例说,“比如南岸长期宣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并在涂山湖边竖了一尊涂山氏雕像。但由于涂山所在地的争议和历代人文考证的缺失,在文化层面上显得底气不足。”
“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市取得了一定声誉,但资金缺口大,产业发展难。”区政协教科卫委主任黄春燕认为,主要原因是市场机制联动不足,缺失城市资源有序进入农村的有效路径,导致城里大量相关乡村振兴战略资源没有进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中。
区政协提案委主委殷晓琼提出,南岸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因宏观经济层面的不确定性,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意愿积极,但观望情绪浓厚,对科技企业的扶持政策有待加强。
“我区土地资源所剩不多,产业优势不够突出,拿什么吸引企业、留住企业呢?”冯晓东委员的追问引发与会人员深层思考。
……
找问题,挖根源,思路渐渐清晰,共识逐步达成。南岸区该如何加快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委员们提出不少真知灼见:
从具体定位入手,将大南山的规划切实落实到生态保护上,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方式,实施综合治理,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增强区内人文历史研究的力量与投入,引入区外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成果,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加以提炼包装,同时采用先进的营销手段,逐步盘活生态人文资源;
在城乡特色美建设中尽早变政府唱“独角戏”为市场机制加入后的“二人转”,加大制度创新、机制创新,预留足够的市场力量参与空间,通过市场机制开展专项招商引资,吸引大量的城市资源进入;
重点扶持区内有体量、有核心技术、有盈利能力、有税收的50—100家企业,为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智能化升级提供扶持基金,促进升级换代,并将税收或社保等便于量化的指标作为扶持力度的判据;
……
“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克服悲观论和速成论,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抓好工作落实。”南岸区政协主席甘联君表示,要进一步发挥政协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凝心聚力共绘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方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