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11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外婆桥

□ 作者 徐光惠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请我吃块大年糕。”乡村小路,绿色的田野一望无际。穿过田野再过一道弯,便看见一条弯弯小河,古老的石拱桥横跨河面。过了石拱桥,竹林深处便是外婆的家。

外婆家位于大足城郊,因刘姓人家居多,故得名刘家坝。外婆生于兵荒马乱的年代,幼年丧母,随后其父抽上鸦片,两年后也去世了。外婆兄妹俩只能投靠伯父,小小年纪就煮饭、挑水、割猪草,受尽白眼,饱经生活磨难。

外婆18岁与外公相识成婚,共生了六个儿女,生活贫困。外婆的脚仅有巴掌大,严重变形。她每天起早贪黑,洗衣煮饭、养鸡喂猪,攒足一筐鸡蛋就拿到县城去卖,路不好走,每次都得忍着脚底钻心的疼痛。

家里孩子多,吃了上顿愁下顿。外婆省吃俭用,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不亏待孩子们。她抽空帮人做衣裳、鞋垫,熬更守夜赚点微薄的收入艰难度日。有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外婆咬牙将外公送她的定情物一只银手镯卖了,才挨过饥荒。

三姨妈两岁时,突然害了场大病,高烧不退,浑身长满红疹。没钱去医院只能拖着,后来病得越来越严重,才四处借钱去了医院,医生说孩子没救了。

“闺女还有一口气在,我不能丢下她。”外婆把三姨妈抱回家,到处寻土药方,去庙里求神拜佛,半月后,三姨妈竟真的活了过来。村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说是外婆的真情感动了菩萨。

不管日子再难,外婆也没轻易掉过泪,与外公相互扶持,共同把几个儿女抚养成人。

二舅17岁时,外婆送他当了兵。二舅所在部队远在西藏,环境恶劣,训练艰苦,在信里透露出畏难情绪。外婆不识字,就托村里的读书人给二舅回信,鼓励他安心学本领,为国家做贡献。二舅谨记外婆教诲,在部队一待就是二十年,转业后当上了税务干部,成为刘家坝第一个端上铁饭碗的人,这让外婆一生都引以为傲。

记忆中,外婆慈眉善目,头发齐整地挽在脑后,系一根蓝色围腰,说话轻言细语,像唱歌一样。每次刚到院门口,外婆就笑吟吟地出来,唤着我的乳名:“惠儿,来啦?”我喊声“外婆”,一头扑进她怀里。

外婆从坛子里抓出瓜子、胡豆或糙米糖,塞进我的荷包,香喷喷、甜丝丝 的。最馋的是外婆烙的葱油饼,又香又脆。外婆裹的碱水粽也是一绝,小巧玲珑,蘸上白糖吃,香软不粘牙。

外婆去地里,我也跟着。一次,和外婆去后坡上摘桔子,我看隔壁家的桔子圆溜溜的,又红又大,便想去摘,外婆拉住我说:“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摘,做人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当时并没真正体会到话里的含义,长大后才明白外婆是在教我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外婆热心善良,左邻右舍有啥难事,她都尽力帮忙。村里不时有要饭的人,她就给一碗米或几件旧衣服,从不让他们空手而去。

乡村夜晚,月亮挂在树梢,夜空繁星点点,村庄沐浴在如水的月光里。外婆教我们唱起了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仰望夜空,小星星真的对我眨着眼睛呢。我睁大眼睛数星星:一颗、两颗、 三颗……数着数着就乱了,又重头开始数。外婆拍打着扇子,给我们讲吴刚和嫦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听着听着,倦意袭来,一头歪在外婆怀里睡去。

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外婆的一头青丝,她从不避讳生死,亲手为自己做了老衣和亲人的孝服,并交代好自己的后事。前年外婆百岁,记忆力开始衰退,说话也没条理。去年,外婆突患胆结石,医治无效,走完了她平凡的一生,成为刘家坝屈指可数的百岁老人。外婆下葬那天,村里几百号人都赶来送她最后一程。

有关外婆的记忆,温暖着我整个人生,随着时光的流逝历久弥新,她乐观豁达、善良坚韧的品格让我受用一生。午夜梦回,外婆依旧笑吟吟地唤着我的乳名,我吃着葱油饼,和外婆一起坐在月亮下数星星。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