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11月2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政协参与 高校设计 村民实施

北碚:共绘多彩东升

通讯员 殷艳妮

“东升村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1月14日,消息传来,让多次针对柳荫镇东升村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视察调研、建言献策的北碚区政协人激动不已。

从2018年东升村申报该区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始,北碚区政协就对这个魅力与潜力并存的乡村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工作,推动其成为该区乡村振兴的典范。

校地合作出精品

白墙青瓦、绿树掩映,工人们正在忙碌,美丽的乡村与火热的劳动场面此时尤为和谐……这是11月中旬,区政协社法民宗委组织委员前往江东片区东山环线旅游项目视察时看到的情景。

政协参与、高校设计、村民实施。今年以来,北碚区政协在东升村乡村振兴工作上持续发力。通过对接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深入开展校地合作,打造出一批特色精品项目。

“东升村入口景观打造、杨家坝院子环境整治及美化、猪圈茶吧改造等项目已完工。”柳荫镇班子成员辛鹏激动地向前来视察的委员们报喜,目前正在进行香柳咖啡、柳豪线上线下展示平台、柳音广场、望渠书屋等4个项目建设;东升村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观景平台项目设计也在优化中;休闲绿道、童画工坊、示范精品民宿等项目即将启动……”

乡土文化固“根”“魂”

乡土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和“魂”。东升村拥有许多特色鲜明的文化,如腰鼓、舞狮、莲花落等传统表演,和纸扎、草编、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在村子西南部还有一条总长度约3000米的渡渠。这是北碚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渡渠,过去承担着排洪、灌溉的功能,现在虽然“功成身退”,但却承载了几代人对故乡的共同记忆。

“要做好特色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保护、整理工作,深度挖掘乡村历史文化,依托具有历史意义的高架水渠、草编纸扎等传统技艺,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这是政协委员们对发挥好东升村传统乡土文化的思考。

通过对东升村进行深度文化挖掘和多维度发展思考,在区政协牵头下,当地推出了“寻乡之径”竹编艺术展、“东升野趣营”摄影、“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计划展出等美丽乡村系列项目活动,不仅将渡渠打造成一道新的风景线,成为东升村的又一名片,也大大提升了东升村的知名度,吸引着越来越多寻乡访美的人。2019年9月,更是吸引波兰华沙美术学院造访东升村,聚焦中国乡村亲情与家园主题,创办了“巴渝原乡”在地国际工作坊,促进乡情与艺术的融合交流。

在北碚区政协的持续推动下,该村还建成了全市最大的黄金香柳种植基地、冬枣种植基地、鲜花种植基地等。一批又一批产业,正带动东升村村民走上乡村振兴、脱贫致富的道路。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