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11月2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十三个教育集团,两年试点

渝中区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本报讯 “教育集团内部统筹力度有限,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部分学校原有摊子铺得太大,优质教育资源存量有限,全力投入集团化办学存在一定困难”“配套的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积极性不高”……

近日,渝中区政协围绕“教育集团化办学”开展专题协商,各方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我们在42中和57中两个成员学校中开设了‘巴蜀班’,学生和家长认可度很高,效果非常好。”区政协委员、巴蜀中学教科处副主任唐德翔介绍了该校的成功经验。

2017年6月,渝中区教委在该区开展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13个教育集团,覆盖区内52所校园,实现了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资源长期分配不均等原因,渝中区与外地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集团化办学的本质要求就是名校带弱校,但是目前龙头校的领导在教育集团内部并没有被赋予统一领导权,工作推动起来比较困难。”区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王家荣开门见山地说,“重点是要保障好龙头校校长在人、财、物上的适度权限,以便提高管理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针对集团内部决策机制问题,田小禄委员则建议要由区政府牵头强化顶层设计,逐步将学校的干部教师编制收归区里统一协调管理,变“学校人”为“区里人”,全区干部教师任用和交流由区里统一安排。

办学模式单一是当前集团化办学中一个突出问题。“可以采用名校+分校模式,在新建校点中委派名校的干部和老师,移植名校的管理和教学。”区政协委员王丹建议,“也可以将小学、初中,甚至幼儿园、高中等不同学段整体打造,形成‘教育链条’。”

区政协委员、重庆市第三十中学副校长丁红娟则更加关心集团化办学的保障工作,她建议要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济保障、人事分配保障等各方面综合施策,切实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

教育品牌建设是协商会上的一个焦点问题。“成员校没有对龙头校倡导的品牌精神进行有机的借鉴和融合,没有对集团办学理念进行整体的推广和覆盖。”应邀参会的区级机关幼儿园副园长肖红陵认为,集团学校得不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择校难”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对此,区政协委员、重庆市求精中学校长费春斌建议,加强教育品牌建设可以从物质文化建设等外显文化工程做起,比如可以先统一集团校Logo,从而增强“集团人”的外在形象。

区政协委员、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长汪洪则把目光放在了人才培养上,“ 可以通过名师引领、研学共进的方式,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丰富培养内容,拓展培养形式,提高教学水平。”复旦中学副校长王兵在人才培养交流上的认识也很深刻,“教师交流轮岗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走过场,可以通过联合教育活动、教师代培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区政协主席陈大奎指出,渝中区教育资源富集、基础教育发达,但骨干干部教师数量有限,各校除了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外,还要注重从高校选拔人才,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 (陶祥飞)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