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文学种子 激起文学梦想
—— 我市著名作家和诗人走进南华中学开展写作辅导活动纪实
著名作家、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向求纬正为孩子们现场辅导
11月28日上午,“新时代作家诗人进校园活动”在重庆市南华中学举行,十余名著名作家和诗人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在寒冷的季节为校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著名作家、重庆市作协荣誉主席黄济人,著名作家、原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明凯,著名作家、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向求纬,重庆纪实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奉节县作协主席杨辉隆,著名诗人、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唐力,中国作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副会长周鹏程,重庆新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淋,《几江》诗刊主编、江津作协副主席杨平,重庆作协会员、江津作协副主席施迎合,重庆作协会员、《三峡诗刊》副主编石春雷,重庆作协会员、永川作协副主席海清涓,重庆作协会员、渝北区作协副主席余景,重庆作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理事泣梅,诗人、重庆新诗学会会员杨翠,重庆作协会员、重庆文学院责任编辑罗晓红,青年诗人、作家润叶等参与活动。
“文学就是人学,它是研究人的,研究人要从研究自己开始。”黄济人从个人创作和理解文学意义出发,为同学们讲述了高三学子刘辰希创作长篇小说《游离态辖区》的故事,并勉励同学们要关注社会,常和自己对话。
王明凯讲述了文学进校园的三个意义,他认为此次活动可以让同学们认识作家、认知作品,还具有实践意义。“文学要‘走’,走上去,扩大影响力;走下去,把文化送到农民家里;走进去,就比如进校园;走出去,宣扬我国文化。”
“要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写打动心灵的内容,首先要感动自己。”向求纬从大巴山区的生活经历讲到《喊海谣》的创作过程,他表示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是生活的实践。
“看到你们就想起了五十年前的自己,那时候我的文学种子已经种下……”杨辉隆希望同学们追求文学时不能影响学业,希望同学们在人生中有文学情怀、诗意人生。
“文学能慰藉孤独,是对孤独的突围”“获得共鸣,打开通道,将人与人联系起来,也许这就是写作的意义”……唐力勉励同学们要多看书、看好书,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丰富思想,要多尝试写打动心灵的作品。
“当阅读您喜爱的文学作品与求学相冲突时,该怎么办?”“这学期学了现代诗,您能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学的诗人和作品吗?”“写作是您的兴趣还是职业?”……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面对同学们的提问,作家们认真地一一作答,现场笑声和掌声不断。“作家们讲得很有意思”“今天学会了很多,我以后会好好学习写作”“老师们推荐的书,我都想看”……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都表示收获很多。 (程颖/文 曾令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