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美好时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观书有感》用一个生动的比喻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把人的思想比喻成一汪泉水,而阅读就是这样一处永远不会枯竭的源头活水。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像吃饭喝水睡觉呼吸般自然的事情,人们就会充满生机与朝气,他们所在的那座城市才能获得机遇和力量。
阅读是一把钥匙,打开岁月的大门,让人们窥视美好与艰辛;阅读是一种享受,让人们徜徉于温煦与舒适;阅读是一份慰藉,充实了心灵也抚平了寂寞。在这寒冷的冬日,放自己一个小假,随我们一起去体验阅读的美好时光。
曾家岩书院
沙坪坝西西弗书店
旧书摊里的温暖印记
顺着老旧的楼梯向下,仿佛走进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满眼皆是各色颇有年代感的玩意儿,从名人字画到喝水用的搪瓷杯应有尽有。中兴路交易市场,仿佛是一个时光万花筒,将不同时代的故事凝聚其中,透过那些细小的物件,你就能窥探一个时代的风采。
在这其中,那一间间门面狭窄的旧书店在暖黄色的灯光下,闪烁着别样的光芒。它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收藏并见证了文化传承的珍贵贝壳;是穿越历史长河的见证者,注视着一个个时代的兴衰成败;是平凡故事的讲述者,记录着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岁月往事。
在一家不到十平方米的旧书店前,书店老板正在用橡皮擦清理着一本刚收到的旧书。书店老板姓余,是个微胖、笑起来看不到眼睛的阿姨,她不爱别人叫她老板,总说你叫我阿姨就行。这间小小的书店,余阿姨已经开了十几年,每本书也就能挣几块钱,在她心里,除了自己喜欢阅读,开一间旧书店不是为了挣钱,而是想要传承一些历史,讲述一些故事。“现在的年轻人啊,真的应该多看看书。”在一次和几个过来买书的大学生闲聊时,余阿姨发现他们不知道就在不远处的解放碑的由来,“作为重庆人,居然连解放碑名字的由来都不知道,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也因为这件事,余阿姨在收旧书的时候留下了很多与重庆地方史相关的书籍。这些地方史并不是畅销书,但余阿姨依旧坚持收了很多。
“现在还愿意来旧书店淘书的人可不多了,我都是节假日才会开门咯。”余阿姨有些无奈。“但我还是会继续坚持开着这家书店的,有的东西你只能在旧书里找到。”她又有些狡黠地笑了笑。
什么东西是只有旧书里才能有的呢,那大概就是穿越了时间流传下来的情感羁绊了吧。在一本旧书里,你可以在扉页找到用钢笔写下的“送给我的孩子”,可以在文章中发现一句情不自禁的批注,可以在书页角落看见一幅可爱的涂鸦……打开一本旧书不仅打开了一个世界,还能触摸到另一个年代的人和事。淘到这样一本刻上了时光印记的书籍,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丝小小的雀跃,它就像是一个跨时代的使者,将两颗同样热爱阅读的心连系在一起。
在余阿姨心里,这间旧书店就是一个小小的文化基地,虽然小得容易被人忽略,也没有什么珍贵的文学孤本,但它依旧架起了一座朴素的桥梁,传递着被人忘却的历史,指引着人们走进阅读的世界,衔接起书与人之间穿越时光的羁绊。
在重庆,这样的旧书店还有很多,他们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以一种极为接地气的方式服务着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买菜回家的老人可以进来闲逛,上班族们也能在周末挑上几本好书,就算是还看不懂几个字的小孩也能买上几本连环画,前往未知的世界。这些旧书店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温暖了每一个求知的心灵。
咖啡醇香中的安然舒适
在距离中兴路交易市场不远的解放碑商圈,6层楼高的新华书店里,三三两两的人群在书的海洋里穿梭,遇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有的人直接站在书架前看得如痴如醉,有的坐在阅读区安静地品味,有的则选择前往2楼的休闲区,捧着咖啡阅读。在这里,人们对于阅读要求的多样性初见端倪。
在附近上班的殷先生便在咖啡的醇香中,倚着舒适的座椅翻看着一本历史小说。在他小的时候,家附近有一家小小的书店,里面堆满了各种书籍,从画着小人的连环画到高深莫测的专业书籍,应有尽有。但那家书店十分狭窄,只能站着看书,站得久了回家的路上腿都是麻的。而如果想去宽敞的新华书店,又不能长时间赖着不走,可那些充满了无与伦比想象力的书籍又像是一块块美味的糖果,让一个小孩子无法轻易放下,透过这些书籍一个个新奇的世界在他眼前展开:《西游记》里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向西求取真经;《鲁滨逊漂流记》里流落荒岛的鲁滨逊种粮食、驯养野兽,建立起了新的家园;《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驾驶着“鹦鹉螺”号潜水艇穿越神秘的太平洋……
因此,年幼的殷同学只能像打游击似的小心避开工作人员的“驱逐”。“书店毕竟是卖书的地方嘛,能理解他们。”回忆起以前在县城书店的阅读经历,殷先生忍不住笑了起来。如今,在舒适惬意的环境里悠闲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已经十分寻常,随着人们的阅读热情逐渐高涨,对于阅读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里的书店早已悄然发生变化,以一种新的方式拥抱阅读。
坐落在周公馆旁的曾家岩书院里,白墙灰瓦的大院,曲径逢幽,丰富的藏书在人文底蕴的熏染下,更添韵味,选上一本好书,来到书院外廊的露天阳台,你就能一边俯瞰静静流淌的嘉陵江,一边享受阅读的乐趣;透过南之山书店干净明亮的落地窗往外看去,郁郁葱葱的树木将这间书店温柔地圈在怀里,在这里阅读不仅书香绕鼻,窗外的花香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南滨路边的精典书店则像是美的集大成者,巴渝传统的吊脚楼设计和莫比乌斯环、克莱因瓶、超级立方体等艺术造型,让古朴诗意的空间多了一些现代艺术气息……优美的环境、舒适的体验、贴心的服务,当书店存在形式发生千姿百态的变化,越来越多人愿意阅读,爱上阅读,阅读的本质却始终未变。
无论是新奇华丽的网红书店还是巷子角落的旧书摊,书籍接纳每一热爱阅读的人,光鲜亮丽的城市精英、衣着朴素的劳动力工作者、忙里偷闲的外卖小哥、享受退休生活的老大爷……在书籍面前,人人平等,它不在意你的穿着,不关心你的学历,不在乎你的年纪,只要你有一颗热爱阅读、永远好学的心,书籍永远无私地向你展现着他的全部。
这些在城市里如同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的各式各样的书店,在为人们带来更舒适的阅读环境时,依旧坚守着阅读最初的快乐——知识的传递、情感的倾诉、心灵的充实。
深夜书屋的一盏暖灯
在旧书摊带领人们追寻往日回忆,新式书店给予大家舒适体验的同时,24小时城市书屋大概就是这座城市对热爱阅读的人最温柔的包容。
夜幕挂上渝北龙脊广场的树梢,倦鸟飞回巢穴,这里却不改白日的热闹,老阿姨们锻炼跳舞的音乐声,小孩们奔跑打闹的欢笑声,附近小商贩大喇叭里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交织出一首市井生活的欢乐乐章。在这一片沸腾的人声中,在广场一角的一间透明的玻璃房子里,却安静得只听得到书本翻页的声音。
这是一间24小时自动图书馆,亮白色的灯光分开浓郁的夜色,它像是一座知识的城堡,吸引着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前往,用一本好书、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段荡气回肠的岁月,为你驱散一天的疲乏。
在这闹中取静的书屋里,刚刚吃过晚饭的张小姐坐在靠墙的一角,捧着一本书看得入迷。张小姐今年26岁,独自居住在附近的小区,比起在家里一个人看电视玩手机,她更愿意在这里安静地看会儿书。问及为什么不在家里看书,张小姐微微笑了笑,嘴角浮现一个浅浅的梨涡,“因为有时候会觉得一个人在家里看书有点寂寞。”整间屋里只有冰箱工作时偶尔发出的声音,当你从书籍里抽离时,一种无法言说的怅然涌上心头。而在这里,外面是热闹的、嘈杂的、诱人的,那些白天里可能会觉得有点吵闹的声音,此刻成了一种温柔的羁绊,将这间书屋里安静看书的人的心紧紧地拥抱在怀里。在这样的书屋里阅读,心灵像是喝了一杯暖茶,得到了亲切地抚慰。
当广场上的人群逐渐散去,张小姐也合上书本慢慢往家里走去,在她身后,24小时城市书屋里灯光依旧明亮,守护着还不愿离去的人。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自养浩然之气”。2016年起,重庆图书馆在各大地区的街头、闹市开展免费送书活动,将阅读推广到更多人身边;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一个接着一个建成,已经成为了山城夜景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你阅读我买单”“重图到家”等特色借阅方式,更加方便地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求,打通了阅读的“最后一公里”;“阅读之星——重庆市市民朗诵大赛”成为了全球最富启发性的十大项目之一,成功调动5万余人参加比赛,市民阅读热情不断高涨……在这座山城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拥抱书籍、爱上阅读,无论是挤出午休时间读上一本好书的上班族,还是公交车上争分夺秒捧着书本的中小学生,抑或是地铁出口的防空洞里分外显眼的看书大爷,书籍成为了每个人的亲密朋友。
当书籍留住城市故事,当城市开始尊重阅读,书籍的魅力便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旧书店
1.临江门旧书摊 (临江门魁星楼对面路边)
顺着临江门的石板路往前,在苍翠茂盛的黄葛树掩映下,靠墙的街道上摆满了各种旧书,不远处就是熙熙攘攘的解放碑。
2.杨公桥地下书市(沙坪坝陈家湾杨公桥立交附近,往半月楼方向的地下通道)
从杨公桥地下通道穿过,这里的旧书更加琳琅满目,在不算宽敞的空间里,堆积的旧书留住了匆匆脚步。
3.中兴路交易市场(渝中区中兴路73-75号)
在各式各样的古玩字画之中,一间间占地面积狭窄的旧书店默然伫立,这里就像是一个奇妙的万花筒,带你走进不同的岁月人生。
精品书屋
1.曾家岩书院(渝中区中山四路曾家岩周公馆旁)
将厚重的历史与隽永的文化完美结合,挑上一本喜欢的书,你能在古色古香的露天花园里一边阅读一边眺望嘉陵江的浩渺。
2.南之山书店(南岸区南山公园北路128号)
将阅读搬到深林里,在绿树红花的映衬下,书本散发出阵阵幽香。
3.时光里书店(江北区大剧院1号门内)
藏身于大剧院内的时光里书店,不仅将阅读与艺术相结合,更拥有着绝佳的观景角度:当夜幕降临,江对岸的洪崖洞流光溢彩。
24小时书店
1.24小时自助图书馆龙脊广场站(渝北区松石支路168号对面龙脊广场)
热闹的人群、安静的书屋,一盏盏明灯、一本本好书,在这里,闹与静完美融合,让你满身书香也不失烟火气息。
2.重庆购书中心大坪店(渝中区大坪龙湖时代天街C馆G层)
一家营业到凌晨两点的书店,当人声渐渐隐去,耳边只闻书页翻动的声音,夜读的静谧在窗外璀璨的城市夜景中更加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