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文脉 晒文旅 做精品
——江北区政协专题协商文旅商融合发展
本报讯 “做文化产业的,区政府都要支持;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建议,我们都要采纳。”12月5日,在江北区政协组织开展的文商旅融合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副区长段华在听取委员和专家的建言后大呼过瘾,他要求参加会议的相关部门和街镇负责人要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工作中去,推动该区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当天,共有6位从事文化旅游工作的区政协委员、3位从事文化产业、历史研究的特邀专家和2位文化产业企业负责人,就该区文旅商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江北区地处重庆市主城核心区,是西部重要的商贸大城。然而,作为网红城市的重庆,网红景点一个都没落在江北区;此外,文脉挖掘不够、文旅宣传力度小、交通设施还需完善……这让慕名来渝的游客,在江北区仅仅是“一日游”或“半日游”,游客多消费却不旺。
该区商贸经济与文旅经济如何实现同步发展,成为江北区党委、政府近年来深入探讨的课题内容。2019年,江北区政协更是将该课题纳入专题协商,邀请从事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区政协委员、专业研究文旅产业的大学教授,与区长多次面对面协商,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当天的协商会上,政协委员的建言更多地倾向于文化景观、文旅消费和交通设施建设。“打造好江岸景观,将北滨路打造成全路景点、有玩、有看、能游、能吃的美丽北滨路”“将寸滩老街与江北嘴联合打造巴渝文化一条街,江北嘴有城门,寸滩老街也修建城门,中间打造十里花街”“北滨路要建设好停车场,开辟旅游巴士线路”“江北区应开辟嘉陵江、长江游船线路”“挖掘和用好老旧厂矿文化遗产和工业遗迹,打造体验式景观”“利用好我区现有的统战资源,在一些街道的社区,建设符合民主党派、利于社区的多党合作实践基地”……
追求艺术与经济融合,文化产业企业负责人则注重于文旅产业的经济效应献策。“多开展文化与旅游方面的活动,推动商业发展”“观音桥商圈应修建大型艺术馆,开展融音乐、美术、戏剧等于一体的艺术展、音乐赏析、戏剧欣赏和论坛交流”“多打造几个大九街似的文创街区,打造多样化的文旅产业”“加大宣传力度和文化传播力度,利用好新媒体讲好江北故事”……
“作为网红城市的重庆,一定要警惕因缺乏内涵、不及时更新带来的盛极而衰结局。”“江北区必须要快速实现风貌更新、文脉挖掘、品质发展,解决网红只有2年的周期性问题。”专家和学者则注重于文旅产业的理性发展和长远将来。
与会人员认为,江北区要在软实力打造上下功夫,要挖掘汉阙与汉墓、江北嘴白虎城、渝关与铜码头等文化资源,以及抗战文化、兵工文化、统战文化,要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景观开发结合起来,留下城市的记忆和痕迹,支撑起文旅产业发展。
“时尚的大九街与安静的北仓文化产业园,中间可以通过一条艺术走廊联系起来。”他们还建议,要实现静态景观与动态产业的联系和融合,提升文旅产业的文化艺术品味。
“委员和专家们,徐悲鸿美术馆要落户江北了。明年1月,我们要在他曾经作画的画室——大石坝街道石家花园开展徐悲鸿美术作品展览活动,展品全部是他的真迹。”受到大家热情发言的感染,段华激动地向大家透露这个喜讯,赢得与会者一阵掌声。透过掌声,江北区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也逐渐展现在面前。 (唐 虎 张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