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12月2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谁都不能少”

——铜梁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帮扶贫困学生圆梦小记

通讯员 文 博

“王叔叔,我在学校很开心,老师和同学们都对我很好,我还加入了学生会,在图书馆勤工俭学也足够生活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不辜负您的期望……”隆冬时节,距离开学季已3月有余,铜梁区政协委员王志华却几乎每周都会收到学生们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着孩子们那份最真挚、最朴实的情感。

拉开办公桌左边底层的抽屉,王志华把这些信笺整齐对折轻放进厚厚的一摞泛黄资料中,在那里,除了感谢信、200多名贫困大学生的捐助资料、帮扶计划,还珍藏着一个帮扶贫困学子圆梦的初心承诺,“品学兼优的孩子们怎么能因为家庭贫困就不读书了?‘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倒回到2012年7月,下村收集民情民意的王志华听到村民们正在讨论一则“喜讯”,村里的一对双胞胎兄弟同时考上西南政法大学,却因家境贫困必须面临二选一的困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事商贸工作的王志华立马把这个消息和郎酒集团义卖公益助学项目联系起来,两厢一合计,已是两届老委员的王志华当即决定当“红娘”,他一面协调政协领导促成助学项目;一面发动工商联界别委员全员参与、捐资助力。

可万事开头难,怎样确保首次帮扶公平、公正?让真正困难的寒门学子有书读,能圆梦?龙小平、杜锦刚、银代明等3名委员自发组建了走访核查小组,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集中走访近百名申报人,从家庭情况到学校表现,从师生口碑到学子品行进行全方位的摸排核查,最终确定了38名帮扶对象。接下来,建档复核、筹资捐赠、跟踪反馈……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委员们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用实际行动保证应助全助、一个都不能少。32名工商联界别委员还和38名学子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对子,不光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孩子们在入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困难问题都可以联系委员协调解决。

首战告捷!王志华和大家商量着把助学项目坚持做下去,从2012年到2019年,工商联界别每年定时集结,义卖筹资160余万元,共资助了全区240名贫困大学新生和170名建卡贫困户的中学生。与此同时,委员们还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解决贫困学子就业方面积极作为。

“妹妹有委员结对帮扶读书,我也要努力工作贴补家用!”在少云镇向阳村2社的建卡贫困户家中,双亲重病的困境并没有把刚刚成年的小刘击倒,除了返租土地种植辣椒,他还在区政协委员秦伦举开办在少云镇的辣椒加工厂就近解决了就业问题。像小刘这样的贫困户,这个企业还有28名。而像这样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的委员企业,铜梁区有25家。

今年,聚焦深度参与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工商联界别把履职的触角伸向了更多的领域。除了义卖帮助建卡贫困户学生,郎酒义卖筹集的10万元资金还捐赠给水口、安溪、太平、西河、维新这5个市级脱贫村,帮助发展辣椒、油茶、果蔬等扶贫产业。消费扶贫也是一大重点,旧县街道10吨广西枕头南瓜,50吨青花椒,安溪镇和少云镇80吨辣椒……全部通过委员订单采购一空。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监督性视察工作中,委员们还筹资50万元买来收纳箱在全区范围内分发,着力从改变家庭环境脏乱差的切口入手激发贫困户改变现状的积极性。

“脱贫不光是助学,脱贫志气、造血能力、产业发展……也是一个都不能少!”王志华拿起笔,准备给孩子们回信,抛开物资的帮扶不论,他良久思索,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如何能够在激发内生动力、增强社会责任方面给孩子们诚恳的建议?给予他们希望与动力,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人。这,大概也是帮扶贫困学子圆梦的初心所在。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