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往事
因为工作原因,时隔几年我又来到菜园坝火车站。和北站、西站等人流量极大的车站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冷清陈旧,就连交通线路也缩减了很多。走进车站,一股熟悉的味道钻入鼻中,勾出了一些让人怀念的往事。
以前,我就读的大学所在的城市没有直达重庆的动车,只能从菜园坝火车站坐20几个小时的快速旅客列车。那时,火车站还是人满为患,各式各样的人从这里出发,有背着背篓去邻近区县赶集的老人,有背着巨大的行囊离乡打工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像我这样的大学生,背着书包,提着行李箱,即将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学习生活。我们或安静地坐在蓝色的椅子上等待列车进站,或和同行的人热烈地交谈着,或依依不舍地通过电话向亲人告别,但所有人的脸上都充满着期待和喜悦,那辆缓缓驶来的列车将破开重庆常见的雾气,带来一声清脆的轰鸣,奏响一段旅程、一段客乡生活的前奏。
再次来到菜园坝火车站,那些热闹、充满活力的人群不见了,只能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妈,他们甚至连行李都没带,三五个人聚在一起大声而兴奋地说着什么,脸上有着同样灿烂的笑容。
等到开始检票,我跟着人群走向列车,那居然是一列绿皮车,是我从来没有坐过的、那种可以打开窗户吹吹野外自然风的绿皮车。它对我而言只出现在电视里,带着某个时代的烙印。我掏出手机想要拍几张照片,这才发现身边的大叔大妈们同样感到惊喜,对他们而言,绿皮车虽然早已藏在记忆深处,却是真真实实存在于他们的青春岁月里,是他们人生中一抹挥之不去的亮丽缩影。但眼前的这列车肯定不如当年“原汁原味”了,它的车身是富有生机的绿色,明黄色的线条勾勒出一扇扇长方形的干净明亮的窗户,藏蓝色的座位宽敞而舒适,带着些怀旧却陌生的气息。
随着一声声“呜呜呜”的浑厚轰鸣,列车缓缓前行,我对面的大爷拿出手机,架起支架,对着窗外的风景拍个不停。他的脸上那抹怀念的神情,在冬日久违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透过车窗往外张望,那些CBD商业区里林立的高楼渐渐消失,只留下一江绵延的碧水,以及在列车驶过带来的风里微微摇摆的不知名花草。
一种拉缓时光的魔力在这列不断驶向前方的列车上悄然降临,打破了年代的隔阂,对面的大爷和我攀谈起来。他回忆起当年像我这般大的时候,也曾一个人坐着绿皮车前往杭州。杭州啊,那真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只知道它在很远的地方,得坐几天几夜的火车才能到。老大爷伸出手臂在空中比划了几下,大概是想表达杭州有多么远、多么让一个20出头的半大小子感到陌生和紧张。他还记得那天母亲本来是要来送他上车,但他固执地拒绝了,因为他不忍见到母亲的泪水。他一个人提着鼓鼓囊囊的行李来到那时还熙熙攘攘的菜园坝火车站,看着那些和他一样怀揣希望的青年人,他信心满怀。但当列车驶来,穿着制服的乘务员打开车门从车上跳下时,他的内心忽然又感到些许慌张和惆怅,他不自觉地回过头去张望,想看到一些熟悉的人和事,可目之所及只有黑压压的人群。当汽笛吹响,他跳上火车,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这一去就是好些年。
如今,绿皮车的汽笛依旧,只是承载年轻人梦想的职责早已被动车、高铁、磁悬浮列车取代,只有少部分绿皮车还在山林间缓慢行驶着,载着赶集归乡的老人或前往小城旅游的人群,奔向远方。也许有一天,绿皮车变成了博物馆里陈列的模型,但那抹墨绿色的身影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