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03月2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同心战疫·共克时艰 赵爷爷的记事本 楼道管理员 眺望武汉(组诗) 战疫颂 杏林“药王” 战疫 在心里与春天亲近 春色深处(组章)

版面翻页
同心战疫·共克时艰
03
杏林“药王”
□ 作者 林必忠

据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与东晋葛洪《神仙传》记载:东汉建安年间的中医名家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五株,轻者一株。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人们非常感谢他,送他“誉满杏林”“杏林春暖”等与杏有关的匾额。这些赞誉之词成为医术高明的雅称。

唐代著名医药家孙思邈,重视医德,堪称典范。在他的医学巨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中,对病人“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孙思邈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是中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孙思邈出外治病,不分昼夜,不避寒暑,不顾饥渴和疲劳,全力以赴。临床时,精神集中,认真负责,不草率从事,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嫌脏臭污秽,专心救护。特别是他提倡医生治病时,不能借机索要财物,应该“无欲无求”。孙思邈不用动物入药,他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他这种高尚的医德,实为后世之楷模,被尊称为“苍生大医”“药王”。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