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10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聚焦经济圈  唱响双城记 共建西部科学城   培育创新动力源 网络议政建言集粹

版面翻页
聚焦经济圈 唱响双城记
02

共建西部科学城 培育创新动力源

—— 川渝两省市政协“共建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远程联合协商会发言摘登

加快推进西部科学城创新体系建设

陈  放(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工商联主席)

强化顶层设计。成立西部科学城领导小组,形成国家有关部委和成渝两地联合共建协议;打通行政壁垒,实现对外开放、生产要素、财税金融、人才引育、医疗社保等一系列政策共建共享;厘清西部科学城重点优先发展方向和特色,坚持长期投入,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科技瓶颈。

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以构建成渝创新走廊,构建“创业投资+债券融资+上市融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川渝部属高校结成“双一流”建设联盟等方式,深化互联互通,促进资源整合;共同筹建卫星互联网产业、城市群综合交通川渝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智能感知生态大数据中心、地灾防控科技创新中心、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等高水平、高显示度、高集中度、高开放度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核心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吸引海内外创新人才、知识、信息、数据等新要素集聚,探索建立“巴蜀工匠院”,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 构建先进要素富集创新生态圈。

成立川渝发展决策咨询团。建立区域城市科技创新指导目录,建设若干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科创基地,按照优势互补、外溢承接的原则,推进“极核、基地、园区”融合发展;突出电子信息、军工领域等优势产业,推动错位发展,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梯次布局。

 

 

 

集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

吴  刚(全国政协常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民盟重庆市委会主委)

加快共建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协同推进川渝港口资源和航空资源整合,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率先应用;制定西部科学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共建多层次产业创新大平台和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围绕汽车、电子信息、特色军工等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围绕现代金融、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大健康等产业共建国家级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统筹共治,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保护,加强科学城区域内生态空间保护力度及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开发;建立干流、支流跨省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制定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标准,联合发布统一的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制定西部科学城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立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区域性重大疫情、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网络。

推动两地大学大院大所联手打造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依托两地优质医疗资源建立统一信息共享医疗网络体系,建立跨区域康养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机制,推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共享;加强文体、广电政策互惠互享,建立“西部科学城旅游联盟”,开发“科技+文旅”互联互通旅游线路,探索推出“畅游科学城一卡通”,推动文体旅资源共享。

 

 

 

以一流标准规划建设西部科学城

郝康理(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成都市政协副主席)

坚持规划引领,瞄准重点领域并坚持长期投入,形成重大科技成果的持续产出;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进一步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产业+科技+城市”的融合、联动发展。

坚持做大平台,突破区域自身需求和现有支撑条件,吸引全球相关领域顶尖人才和机构的聚集;汇集国家实验室、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突破。

坚持辐射带动,抢抓中低速磁浮、新能源轨道交通等多制式、新制式轨道交通发展机遇,构建多制式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研发与综合应用,构建成都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精准引进世界级科学家和产业领军人才、领军企业家;优化创新环境,设立高精尖缺海外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制定海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职业资格认可、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等保障政策。

坚持改革创新,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建立健全跨机构的中试新型研发机构并加大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并予以一定政策优惠。

加大投入,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设立不少于2000亿元的战略发展资金,支持科学城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强化区域协同创新生态圈建设

郑和平(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协主席)

加快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建立高位协调的工作机构,强化产业规划、科技要素布局、政策制定、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统筹协调职能,成立川渝两地共同参与的各项工作推进组,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确保步调一致地开展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
优化完善互补共进的产业布局。加快制定成渝地区创新产业发展规划,以西部科学城为主阵地,以四川十大产业园和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园、经济开发区为重要平台,规划建设一批既具有区域特色,又互补成链的高端、智能产业集群,力避同质化竞争。
统筹推动科技要素的合理配置。打破行政壁垒,统一制定扶持政策,促进成渝地区高校和研发机构在各方面形成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在产业发展集聚地共建产业研究院、新型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研发平台和孵化基地,建立跨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团队,共建“飞地型”科创基地,避免对科技要素资源的无序竞争。
创新打造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渝快办”“蓉易办”政务云集成联通。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建设川渝两地科技创新云平台,建立跨区域、综合性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推进“政产学研金介用”等科技服务及要素的在线交易,助推科技创新协同高地的打造。

 

 

健全完善精准专业科技服务体系

沈光明(四川省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专职副主委)

首先要共建统一的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将中介服务业纳入当地“十四五”规划,推动打造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共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探索建立科研资金一体化机制,探索科研经费跨省使用,共建省级新型中试研发平台;探索建立“个性化”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为科研人员或团队提供“量身化”服务,或针对企业需求反向开展“定制化”研发服务。
其次探索构建一体化科研评价机制,针对“慢、深、冷”基础研究和有明确结果导向的应用研究建立分“类”的评价体系;突出应用研究在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方面的市场评价;对原有SCI论文评价机制指标设立要强调结果与过程相结合。
加大对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育,构建成渝地区科技服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让有专业背景、有资本支持、有精力运营的人组成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加大从国内外引进一批有实力、有资源的投资机构,加速构建职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科技服务队伍。
推动成渝地区科技服务政策共享互惠,构建一体化科技服务政策体系,共同出台保护科技服务机构权益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探索改革现有政府技术创新经费投入方式,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与市场技术需求有机结合;将申报单位是否拥有稳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作为政府项目招标、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时的重要依据,促进创新资源科学、合理流动。

 

 

按下合作发展加速键

刘   伟(民建重庆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创新改革多元协同,共建科技合作高地。在西部科学城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产业链技术转移中心”,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科学与经济的结合、创新潜力向实践的转化,构建区域空间的均衡分配。打造协同创新中心、行业技术中心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体系,打造一体化的技术交易市场,形成科技服务资源共享模式,推动两地科技成果双向转移。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内科技项目库、成果库、专家库和人才库等资源互动共享。共建多元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立科技金融平台,打造国家级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围绕重点科技领域,共推创新合作主体。大力实施科研院所合作发展专项,引导科研院所合作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加强研发设备和技术的共享交流,共同提升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和市场服务能力。引导重庆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与四川科技城等优势创新主体合作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业务拓展和产业衍生。聚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区块链等领域,推动相关核心技术攻关。

强化科技人才引育,共享科创合作资源。在西部科学城建立成渝地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及协同科技人才招引政策,推动相关人才计划对接共享。制定两地科技人才柔性流动、科研资金跨省使用等办法。鼓励区域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探索实施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科技成果商业化和收益分配管理机制,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继续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形成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混合所有制改革“唤醒”职务科技成果

康凯宁(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成渝共同向中央、国务院申请“职务科技成果非资产化管理”专项改革试点。两地高校院所不再将职务科技成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彻底消除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和“不敢转”的心态,消除职务科技成果作为生产要素自由进入市场的束缚。共同推动相关部门全面修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与已经修订和正在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科技进步法》相配套,真正实现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去资产化。

设立以“中试研发+孵化器”为核心业务的跨高校中试研发机构。采用PPP模式,由“企业家”而不是“科学家”主持,保证中试研发机构的市场化导向,成为真正的新型研发机构,而不是成为高校现有研究机构基础上的“1000+1”。鼓励校地合作设立面向市场的中试研发机构+孵化器,使成渝地区科技存量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经济增量,落实好即将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建设独具特色的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成渝两地合作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川渝中试研发机构互派干部、交叉任职,总结经验,加快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

 

集聚高校创新之“力”

明   炬(重庆大学副校长)

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增强科技源头创新供给“支撑力”。瞄准国家有需要、川渝有能力的领域推进原始创新,围绕信息安全及集成电路、智能汽车、高端装备、生物技术与医药等重点领域,联合打造基础研究多元群落,超前规划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国际前沿技术研究,力争基础前沿研究在全国有一席之地;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发展,加强国家基础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承载力”。全力建设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四个重庆科学中心,前瞻布局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夯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础。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国际一流大科学装置。谋划布局长江生态环境与安全、先进核能等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超算中心等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公共算力平台、开源工具平台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优化学科布局,增强科技创新特色发展“创造力”。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为桥梁,围绕创新平台建设,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科研创新体系。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及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精准医疗、先进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和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打造特色学科群。

 

5G生态圈打造智慧新生活

邢海英(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制定“成都、重庆两中心5G网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全国一流的5G精品网络。实现成渝高铁、高速公路沿线全覆盖,部署双城交通要道沿线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重点城镇、旅游景区5G网络,完善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以及川渝毗邻地区5G网络覆盖,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千兆城市群”。
加快工业互联网节点系统布局,构建成渝一体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强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政策资金支持,支持一批工业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
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构建工业应用生态。第一步在现有工厂网络应用基础上叠加5G网络应用,实现对非核心生产和管理业务的有效补充,增强工厂管理能力;第二步将5G与AI等新技术在边缘侧进行融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工业企业装备的智能化水平;第三步推进以5G+工业控制等为代表的产业升级型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助力企业生产体系变革。
丰富5G应用场景,建设5G社会应用生态。5G+智慧医疗方面,联合建设基于5G网络的远程诊疗系统,让成渝双城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向两地农村偏远地区下沉,实现两地优势医疗资源共享;5G+智慧旅游方面,重点拓展VR实景体验、人机互动、旅游产品销售、游客服务等领域应用,助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5G+智慧教育方面,通过5G+远程教育方式,推进教育普惠提质;5G+4K/8K超高清方面,推动两地超高清产业高速发展,建设超高清产业高地。

 

 

“拥抱”汽车智能化

罗明刚(重庆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统筹规划,整合两地汽车、交通、通信、电商等优势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等各类产学研资源。组建汽车智造创新中心,开展汽车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先进标准体系推广工作,协调两地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和布局优化,助推两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支持基础技术和前瞻技术研究,梳理形成共性技术清单。川渝两地共同设立科研项目,由两地科技主管部门共同确定和发布项目申报指南,汽车智造创新中心所属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承担实施,按照牵头单位属地原则给予资金支持。

进一步吸引产业链上的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高端企业进驻,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整机和零部件产业集群;引进高端自主品牌,提升两地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在成渝重点区域开展自动驾驶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行,开通重庆—成都的点对点无人物流。

鼓励川渝两地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交叉领域复合型人才,扩大企业在职人员回高校获得单一专业学历学位的认证路径;帮助企业解决高级人才的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