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11月0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毛泽东为何送国民党宪兵礼物 四勉一戒  立德立行 张友鸾妙拟新闻标题 仰视“东方巨龙”

版面翻页
春秋
03
仰视“东方巨龙”
□ 本报记者 陈钰铃

位于合川区滨江路的马门溪龙雕塑(资料图片)

在合川嘉滨路有一座高3.5米、长22米的“庞然大物”,那就是早已成为合川人心中地标一般存在的马门溪龙雕塑。遇到朋友相约见面,不知对方在哪条街哪段巷,约在恐龙下便最为妥当。

说起马门溪龙,有不少与它有关的故事。

1952年,修路工人在金沙江马鸣溪渡口开凿岩石时发现了许多骨头似的石头。经过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研究,确定这是当时世界上还未发现过的新的恐龙化石,于是他根据挖掘地点为这类恐龙命名为“马鸣溪龙”。但由于杨教授是陕西人、说话带有北方口音,在川渝人听来就像“马门溪”,于是这新发现的恐龙就阴差阳错地被命名为“马门溪龙”了。

5年后,合川区太和镇古楼山,来自四川的石油勘探队正在进行石油与天然气探测。来到半山腰,他们在一块砖红色的岩层中发现了一块白色的石块,质地十分坚硬,摸上去有凹凸不平的纹路,像是动物的骨骼遗骸。这引起了勘探队的重视,连忙请人前来挖掘,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这块石头的完整面貌终于渐渐显露出来。这是一具呈斜U型排列的恐龙骸骨,共有19个颈椎、12个背椎、4个荐椎和35个尾椎骨,后肢和腰部的骨头也保存较好,是当时亚洲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出土后的化石装满了40几口大木箱,被送至了当时的重庆博物馆。由于缺乏古生物专家,这一放就是好几年,一直无人问津。这只生活在距今1.4亿年前的庞然大物也曾在广袤的原始森林中奔跑、觅食、繁衍,如今却蜷缩在木箱里,等待着人们来唤醒。又过了5年,1962年的冬天,经过多次协商,面对他人质疑“这样的石头拉回来有什么用”,时任成都地质学院院长朱国平一狠心、一咬牙,“先拉回再说”。关于这只在合川发现的马门溪龙的化石研究才慢慢启动。

还是杨钟健教授接手了这具恐龙化石的研究。他带领研究小组将化石带回北京,正式以“马门溪”为属名,“合川龙”为种名,为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于是,这只沉睡亿年时光的巨兽终于以一种不灭的姿态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与经过千百万年进化而成的人类进行了探寻生命奥秘的会面。

经过多年的研究,合川马门溪龙的躯体已初具雏形,但为难的是,因为挖掘时没有发现头骨,无法还原它的原貌。专家们只好参照美国的梁龙头骨的形状,给它安了一个头。随着对合川马门溪龙的研究渐渐成熟,一时间这具恐龙化石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担负着“中国最大恐龙”的美名,一比一的模具走过新加坡、日本横滨、意大利、菲律宾……把东方巨龙的魅力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如今,这具定居于成都的巨龙在科学家们不断的研究探索下,于2007年终于以真面目示人,随着越来越多的恐龙化石的发掘,关于它的故事也渐渐趋于平静。但回顾它从被偶然发现到默默无闻再至扫去层土、一跃成为东方巨龙的“代言人”,这背后是人类的求知、科学家的坚持以及尊重世间生灵的步步推动。在这巨龙面前,我们赞美自然的神奇伟大,认识自己的渺小脆弱,也骄傲于自身的能动性,在它的面前,人类与自然一起回到远古,和谐共生。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