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12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锦绣乡村公益宣传行动 着色中乐村

版面翻页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锦绣乡村公益宣传行动
04
着色中乐村

——涪陵区政协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记事

□ 作者 通讯员 王淋钦 本报记者 陈钰铃/文 王加喜/图

中乐村位于涪陵区珍溪镇北部,距离涪陵城区50公里,就连前往珍溪场镇都有10余公里的路程。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没有规模化的产业,基础设施也十分落后,常常守着枯井没水喝、夜里行路靠月亮、下雨了只能踩着泥水出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中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空壳村和贫困村。如何才能摆脱贫困的泥沼?这成了每个中乐村民心里的期盼。

“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自从他们来了,我们村变得越来越好了,就连村民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中乐村党支部书记严国才笑着说道。

严国才口中的“他们”正是涪陵区政协机关派到中乐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从2015年区政协机关对口帮扶中乐村以来,这支工作队便在这里扎下根,用智慧和努力带领全村人民,结出了脱贫奔小康的甜蜜果实。

吃住在村 把脱贫帮扶当事业

为了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扎扎实实地做好扶贫工作,涪陵区政协机关选派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作风过硬、责任心强的干部,明确要求工作队每月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吃住在村里,真正把心沉下去,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你们去了,必须发扬好作风,把脱贫帮扶当做一份事业来做。”涪陵区政协主席徐志红多次对工作队嘱咐。

但要真正扎根在村里还有不少难题,离家远、时间长都能克服,吃住在哪里才最让人头疼。住在村民家会给老乡们带去麻烦,肯定不行,但住在村办公室,没有厨房、没有厕所,就连最简单的洗漱都成问题。“我们中乐村条件确实差,你们不用天天在村上,时不时下来指导指导就行了。”严国才的一番话让队员们听得心酸,也坚定了他们帮助中乐村改变贫困落后现状的决心。

要想长期给村民服好务,也有个根据地,驻村工作队首先牵头修缮了村民服务中心,新建了广场排水设施,添置了会议室桌椅、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随后,工作队又扛起锄头开垦了半亩荒地,办起了菜园子,种上了萝卜、洋芋、白菜、南瓜等作物以满足生活所需——这既是示范带动,也是坚定在这里干下去、一干到底的决心。同时,为了尽快掌握村里贫困户的情况,队员们用脚步实地丈量了村里的每一块土地,走访了每一家贫困户,制作了一份《中乐村贫困户分布彩色地形图》,将建卡贫困户82户、低保户52户、五保户5户全部标注在图上,以便更快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做到脱贫全覆盖、一个都不能少。

看到工作队员们修缮了村民服务中心、开垦了荒地、办起了菜园子,常常到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逐户研究制定脱贫增收计划,隔三差五地还组织全体村民开会、宣讲扶贫政策、开展种养殖技术普及,村民们渐渐相信这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是真的“来了就不会走了”。

“是党和政府派他们来的,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贫穷的生活一定会改变。”这个念头成为全体中乐村村民共同的期盼。

逐户上门 协调修路美乡村

“要想富先修路”,虽然无论村社干部还是普通村民,都迫切地想要改变村里落后的环境设施,但落实起来却有许多困难。“我们村没有项目、没有资金,就算有政府支持,只要提到让受益村民分摊部分资金,大家又都不出声了。”回想起曾经的情况,中乐村二社村民严长锡忍不住叹气。因为缺少资金,二社一条仅1.5公里长的道路长期没有硬化,破烂不堪的路况,不仅给出行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也阻碍了产业发展。

知道这些情况后,工作队迎难而上,一边准备材料申请政府投资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边组织村社干部和受益群众代表开会,解释修路的长远效应。在初步达成意向后,队员们“各个击破”,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有时讲到大半夜才把道理说通。就这样说利弊、讲道理,工作队员们终于说服了所有受益村民,成功筹集款项,二社的村民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出门总是踩着一路烂泥。

而以上仅仅是工作队努力改变村居落后环境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根据中乐村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迫切需要,结合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反复走访调研,拟定了中乐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家一条心,先易后难,誓要让这里变成美丽中乐幸福中乐。

几年下来,工作队积极对接、多方协调,特别是在区政协及机关的协调帮助下,在区级有关部门的众筹众力下,中乐村共改造CD级危房44户,改造卫生厕所43所,建设便民路24公里,整治山坪塘13口,硬化社道公路6.9公里,安装天然气203户,新设居民点太阳能路灯23盏,实现了贫困户便民路全覆盖、农村人蓄饮水全覆盖,大幅提升了村民生产生活质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改善中乐村唯一出村道路的路况条件,徐志红多次现场办公,亲自协调区交通局投资1460余万元实施了“珍崇路”油化改造工程;协调川东电力公司对片区电网实施二次改造工程;协调区水利局投资1800余万元实施“中乐村铜锣沟河道整治工程”防灾减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建成,中乐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百姓更是喜上眉梢。

谋划产业 沃柑榨菜齐上阵

在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工作队也通过长期的实地摸排,清楚地认识到中乐村贫困的根源是缺乏产业支撑。“一直以来,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玉米、养猪和外出务工,发展产业我们没有头绪更没有经验。”严国才的一番话说出了村民的心声,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产业,这对于种了一辈子庄稼的村里人而言,是个未知的挑战。

而这正是工作队的用武之地!为帮助村民们谋划出一条合适的产业发展之路,驻村工作队员们积极征询专家、学者多方意见,并主动与农委、科委、科协、果品办等有关职能部门联系,通过对中乐村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市场情况和村民意愿的考察,综合意见后决定发展优质水果“晚熟沃柑”。

于是,工作队多方争取,在区政协机关的协调下为村里及时“送”上了1千亩晚熟沃柑项目,并协调组织区果品办、渝东南农科院对贫困群众开展水果栽植技术管理培训,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掌握种植技术,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增产增收。

“我们家种下的5亩柑橘全都挂果了!今年就能有收入。”建卡贫困户赵大权看着自己果园里黄澄澄的柑橘喜笑颜开。2017年向贫困户推广柑橘项目时,在扶贫队员和村干部的动员下,赵大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植了5亩。“本来还担心自己没得技术种不好,赔本了怎么办。好在他们整了个合作社,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还经常请专家下来指导我们。”在沃柑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栽植、统一施肥、统一施药的管理模式下,全村1000亩、4.4万株沃柑挂果良好,今年全面进入试产期。

在发展沃柑的同时,工作队还带领村民们种植榨菜这一具有涪陵特色的经济作物,推动成立了“公司+榨菜加工户+农户”模式的榨菜加工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户与榨菜专业合作社签订种植销售合同,榨菜专业合作社与生产厂家签订半成品加工销售合同的形式,带动全村种植榨菜2300亩,实现年产量90万斤、收入280万元。

在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和区政协的支持帮助下,2019年好消息传来,中乐村全村82户245人全部实现脱贫。“脱贫不是终点,振兴乡村更需努力。今后我们会继续帮扶中乐村,帮助群众持续增产增收。”扶贫工作队队长杨远辉说道。

眼前的中乐村,硬化过的道路四通八达,改造后的屋舍干净整洁,新安装的路灯明亮温暖,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田间地头再也见不到随意堆放的生活垃圾,只有一片片碧绿的菜畦和金黄的柑橘。中乐村发生的变化让人欣喜,更让人感动,在这变化的背后是扶贫干部坚定的决心和挥洒的汗水,以及他们那一句“来了就不走”的承诺。

沃柑和榨菜共同种植

初获沃柑丰收的喜悦

共商扶贫工作

驻村扶贫工作队走访村民

整治中的中乐村铜锣沟河道

油化改造后的珍崇路平坦宽阔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