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1年08月0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副刊 你守国   我守家 爷爷的故事 母亲的甜蜜事业 老孙头的心事 种下一抹红

版面翻页
副刊
03
爷爷的故事
□ 作者 肖 红

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里,都铭刻着一个时代的烙印。今天,我想讲一段关于爷爷的故事。

爷爷在我父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记忆中,老家的堂屋里曾经悬挂过一张他的黑白照片,但在老屋推倒重建后,就不知去向了。我对他的了解,也都是从祖辈和父辈们零碎的讲述中得到的,很模糊,但足以让我铭记和缅怀。

1927年,爷爷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家里兄弟姊妹8人,爷爷排行老八。在那个异常艰苦、动荡不安的年代,一家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分五散地到处讨生活。爷爷在十几岁时来到一户刘姓地主家当佃户,靠着租田种地勉强维持生活。听幺姑婆讲,她曾来看望过爷爷几回,“你爷爷苦得很,每天起早贪黑,干不完的活,瘦得皮包骨头。但是,就算是他舍得干,一年下来交了刘老爷的田租后也没什么剩的了,遇到灾年的话就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所幸,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1949年11月南川和平解放。解放后,22岁的爷爷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一份田土和两间土房。“解放后,党的政策好,党和政府给家家户户都分了田土,你爷爷也就近分到了刘地主的一部分田土还有一张桌子。那个时候大家才叫高兴哟,就跟过年一样。就这样,一家人才算是活过来了。”姑婆每次讲起这段过往都激动不已,“分了田土后,乡政府又办了夜校识字班,你爷爷年轻、聪明,又愿意学,白天干了一天的活,也不嫌累,每天晚上他都是第一个去学堂,下了学还要拉老师多学一会,非要把带去的两支松油烛都燃尽了才肯回来。”

星光不问赶路人。后来,乡政府粮站招工,经人介绍,能识会写会算的爷爷被一眼相中,成为了一名粮站会计。其后成家、生子,爷爷在工作中勤勉上进,还入了党,奶奶温柔贤惠持家有道,生活总算是慢慢安稳了下来。

1960年,是三年自然灾害中最为深重的一年,农业欠收,食品紧缺,全国上下饥荒严重。“闹饥荒那两年的孤儿特别多,党和政府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收养孤儿,那个时候我才8岁,你爷爷只有我一个孩子,便征得你奶奶同意后主动报了名,收养了你大爹(姑姑)。”听父亲回忆讲,“你大爹来我们家的时候是13岁,来了以后,你爷爷奶奶待她如己出,你大爹也很听话孝顺,我们一家四口也算是过了一段好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大爹来到我们家的第二年,奶奶因病仙逝。爷爷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一双儿女,辛苦不已。然而,更大的不幸却接踵而来:一个夏日的午后,狂风乍起,暴雨将至,为了抢在暴雨前将粮食运进仓库,保证粮食不被雨淋受潮,瘦弱的爷爷在帮着搬运工人运粮入库时不慎摔倒,150斤的粮包重重地砸到了他的背上,送到医院后,医生就说肺给压坏了。四年后,噩耗传来,年仅38岁的爷爷英年早逝。

多年来,在老一辈人的讲述中,我所听到的、感受到的,是爷爷他们那代人的深重苦难与朴实坚强,是一个个党员的甘心付出与主动担当。《红灯记》里有一句唱词:“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我想,爷爷短暂的一生里所留给子孙的,不仅是一个个可以娓娓道来的故事,更是一种家风传承与精神力量,激励着我在不算漫长的人生里不断前行。

拥有一份平凡的生活,安稳平淡地过一生,是最幸福的人生。但就是这份稳定的平凡,却不是那么轻易能得到的,爷爷的身上,正印证着这一切。他的一生,从走不尽的黑暗,到充满欣喜和阳光,再到感恩与付出;从承蒙党恩,到自发入党,再到为党付出。我想,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当我们一心为了人民时,人民必将成为我们的江山。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