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兼顾 “软”“硬”结合
大足区政协献计提升城市品质
本报讯 “应坚持建新(城)与提旧(城)并进,加快旧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步伐,不能新城靓得‘刺眼’,旧城老得掉牙……”近日,在大足区政协专题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围绕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展开讨论。
城市品质是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改善和保障民生、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据大足区政协秘书长向东介绍,大足作为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胜地、全国首批甲级旅游开放城市,每年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前去参观游览。城市品质如何,影响深远。为此,该区政协决定今年对此开展专题协商。
协商会前,区政协副主席吴洪奎带领区政协人资环建委,成立调研组,组织委员冒酷暑、战高温,多次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摸清现状。
针对调研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调研组建议:科学定位城市总体形象与建设标准,突出石刻、五金、重汽、孝廉、旅游等地域特色;做好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产业定位等规划,高起点制定规范化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公共建筑建设标准;充分利用大足城区位于“两山一水”的地理优势,构建城市精品生态园林景观;利用博物馆、雕塑、图书、网络、故事等,向国内外推介大足石刻、石雕文化、孝廉文化、五金文化、荷花文化、重汽文化等,让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商贸有机结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和加装电梯步伐,完善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结合当天视察和前期走访,与会委员们也积极建言:有序推进城区及周边铸造行业污染治理,加大砖瓦厂、燃煤企业的日常检查力度;加强城区及周边私营餐饮门店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整改措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加快生态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步伐;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加入石刻文化元素;持续推进道路扬尘治理,街景改造、灯光亮化,清理违章搭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加快老城区道路改造、道路绿化提升、城市管网和城区停车场建设……
“提升城市品质要做到新城和老城、地上和地下、‘硬件’和‘软件’、宜居和宜业相统一,把绿做足、把水做活、把文做实、把业做大。”大足区政协主席陈廷剑表示,委员们还应持续关注,助推大足城市品质再上新台阶。 (周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