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三峡留城” 留住三峡老城
本报讯 “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我们一定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并逐一落实到项目建设中。”近日,忠县政协召开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三峡留城·忠州老街”项目推进情况。县住房城乡建委和县文化委负责人承诺,在项目建设中一定让协商成果落地见效,让委员智慧直接转化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忠县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半淹城市,现存的老城老街拥有大量反映三峡库区原始古城风貌的街道和建筑。近年来,为留存城市历史记忆,丰富县域旅游资源,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和协商等形式,不断呼吁加快忠州老城的开发建设。随着忠县“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名片的打造,“三峡留城·忠州老街”项目也动工开建。
“项目建设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会前视察时,在了解到汉阙广场从建设到对外开放,仅用了7个月时间,委员们一致竖起了大拇指。漫步在汉阙广场,行走在修旧如旧的石板路上,端详着9座按一比一的比例复制的汉阙,委员们纷纷表示,不久将来,这里定将成为众多游客打卡留影之地。
“老街完全变样了,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参与调研的林亚才委员是一位老忠州人,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忠州老街在三峡库区蓄水前后的变化。他建议,项目建设一定要以保护性开发历史街区为根本,坚持整体保护、修旧如旧,不搞大拆大建,通过微改造,重现当年老城老街的生活生产。
委员们把对留住乡愁的更多思考带到了随后的协商会上。
“做好老街一横八纵格局的建设规划,精心建设忠州展览馆、东门片区、城中泮池等重要节点,串联起项目所有的旅游资源。”县政协常委李波建议,要加快东坡路文化体验区、入口形象区、文化商业区、住宅风貌区、诗意园林区建设,争取年前项目全部竣工,开门迎客。
“要充分利用好老街四合院,以一院一景、一院一业为导向,注重历史文化的重现与传承,增强游客对“三峡留城·忠州老街”文化价值和历史记忆的认同。”张云君常委建议,可将忠州老城豆腐乳、豆花脑、打铁铺、剃头店等老城文化,以商业体验和产品推销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
“还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比如游客休息座椅、公共厕所、梯道扶手、垃圾箱等。”
“建议尽快进行老城建筑外立面整治,以点带面,推动老城整体风貌提升。”
……
“三峡留城,非常幸运地给库区留存了一座承载历史记忆和传承库区文化的老城,这种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一定要挖掘好、保护好。”忠县政协主席陈加义强调,加大项目业态植入的招商引资,以丰富而具特色的业态增强项目吸引力,促进项目效益可持续性。切实加强老街原住民共建共享,教育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发展,共同维护好老街人文形象,真正提升居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谢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