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响起在放牛村
——民进南岸区委会建言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小记
放牛村隶属于南岸区南山街道,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作为放牛村定点帮扶联系成员单位之一,近日,民进南岸区委会在主委郭同永的率领下,走进放牛村,共谋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的大计。
放牛村的名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田园牧歌山青林密。事实上,幅员8.5平方公里的放牛村的确如此,森林覆盖率72%,特色花木3000亩,每年三四月份,杜鹃和桃花漫山遍野。驻放牛村第一书记罗曦、放牛村书记唐红东介绍,村里主要有三大产业:花卉苗木、特色民宿以及文旅融合。村里的特色民宿有40余家,每年花木产值约3000万元,乡村旅游产值约50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环线公路、生活便道、森林步道、水、电、通信全覆盖,天然气主网接入村民聚居点。
这样的地方还需要帮扶吗?答案是肯定的。两位负责人坦言,经济水平提升了,还希望在厚植文化内涵方面得到发展。
提到文化建设,民进南岸区委会原副主委、民进文教书社总经理王传霞很有发言权。她认为教育是促进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可以用家庭教育或是建立图书吧、阅览角等方式,让村民们逐步融入放牛村的场景文化。
民进南岸区委会副主委、重庆市第38中学校长李卫国对此表示赞同:“除了要让村民爱村,也要让村民学有所得,阅览角可以扩建为综合教育点,补充技术类、专业类的实用书籍,对村民们的技能教育有所帮助,对孩子的素质培训也有一定作用。”
“我可以利用下属现有合唱团免费接纳村里孩子学习声乐。” 民进南岸文化支部副主委、重庆美声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轶表示,可以帮助放牛村村民们建立村合唱团,通过音乐艺术教育点亮村民们的生活。
村庄建设好了、打造美了,游客从何而来?民进南岸区委会副主委、重庆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杜朝辉建议,可以在放牛村建设培训基地,线上线下引流入村,“只有人来了才有机会感受放牛村的美。”
民进南岸经济支部主委、重庆昌龙实业集团独立董事王平则认为,放牛村的民宿本身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将民宿作为主要标签,将分散的民宿整合成为集体,村委协助管理,形成规模化民宿,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
结合自身优势,调研团成员献计献策,从多渠道整合政策、资金资源,加强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实行提档升级,深化消费帮扶等多个方面。
郭同永表示,民进南岸区委会将根据会员们的意见建议,制定出详细帮扶工作方案以及任务清单,落实落细,分责到位,持续稳步推进放牛村帮扶工作。 (民进南岸区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