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1年12月2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周恩来为育才学生题词:一代胜似一代 巴蜀学校首任校长周勖成 开州“公车上书”六举子 唐诗里的 “雪”中豪情 史讯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开州“公车上书”六举子
□ 作者 周 林

地处长江北岸的开州,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中唐时,开州刺史韦处厚写下脍炙人口的《盛山十二诗》后,开州人开启了尚文崇儒的风气。1000多年以后,开州贤达开明之士在清末留下了“公车上书”六举子的佳话。

清朝末年,朝廷疲敝,外敌入侵,民不聊生。清政府先后与英、美、法、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多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甲午战争”惨遭失败以后,又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消息传出后,全国上下痛心疾首,立即掀起了反对签约的救亡热潮。这一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并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

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据康有为《自编年谱》记载,在京十八省举人响应1300余人签名。他们向光绪皇帝请愿,痛陈对日本割地、赔款,必将引起民心散失、列强接踵而至的严重后果;要求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立即提拔勇敢善战的军官,处分辱国和敌的大臣,迁都西安,以利再战;加紧练兵,发愤变法,实现君民共主”。这便是有名的“公车上书”。

5月2日晨,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督察院”门前请代奏。督察院推说《马关条约》已签字,无法挽回,拒不接收。这次上书虽未能上达皇帝,但广为传抄,影响巨大,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爱国知识分子团结一致、冲破朝廷“不许士人干政”的禁令,怀着满腔爱国热情组织起来的请愿运动。它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开始转变为救亡爱国的政治运动。

在“上今上皇帝书”上签名的十八省1300余名举人,能查出姓名的,开州就有6人之多,将近占了当时所属四川省签名举人的十分之一(相关史料显示四川省有71人签名),仅少于成都府的成都县和华阳县,为全省第三位。这6名举人分别是:李本均,字松圃,汉丰镇人,1885年乙酉科举人;刘秉元,字调轩,厚坝镇人,1885年乙酉科举人;欧阳薰,字寿山,大慈山人,1891年辛卯科举人;戴锡章,字海珊,汉丰镇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邓云卿,字辑五,义和镇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杨绍云,字松山,大慈山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

他们饱读诗书,一腔抱负,不顾自身安危,与康梁一起上书朝廷,变法图强,抵御外辱。众学子有言:“十年寒窗皆为报国,国将不国,岂能独善其身?”这斩钉截铁的话无不展现了开州学子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

他们当中,欧阳薰、杨绍云、刘秉元等人都曾在开州盛山书院任教。由此,开州被人们誉为“举子之乡”。“开县举子云阳盐、新宁(开江)坝子梁山(梁平)田”的民谣也声名远播,至今不衰。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