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1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斗答卷 2022重庆两会特刊 巴南:优化营商环境   提质政务服务 李家沱街道:“五地建设”争一流

版面翻页
奋斗答卷 2022重庆两会特刊
14

巴南:优化营商环境 提质政务服务

2021年,巴南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荣获全国智能政务服务典范、全国优质政务服务区、全市政务服务突出单位、重庆市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等3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并在全市政务服务效能评估中获得第一等次。率先开展“项目管家”兜底服务、“政务+银行”政银企合作服务等86条信息被人民日报、中办国办等市级以上媒体或内刊登载。设立全市首个园区政务服务分中心、智能化开展“适老化”服务等先进经验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被现场通报2次。

运用“大数据” 推进政务服务“加速度”

推进“一网办”。对接“全渝通办”网审平台,将全区1353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网办”,拓展网上办理深度,申请政务服务事项Ⅳ级网办深度达88.22%。

推出“一次办”。推出“我要开饭店(公司)”等388项“一件事一次办”高频事项,通过共享系统智能选项将套餐事项分发到审批平台并联办理,减环节80.91%,减时间90%以上。

推出“智能办”。购置政务服务智能一体机100台,全区设立自助厅10个,实现24小时政务服务不打烊,今年来已办理15万余件次。

推出“改革包” 推进政务服务“提质效”

深化“川渝通办”改革。目前,210项事项均可在区、镇政务大厅“川渝通办”专窗或“渝快办”平台专栏办理。制作办事指南3000余份,已办5500件次。2021年来全市“五省联办”“川渝通办”现场参观点均设在巴南。

建系统实现“一窗办”。投入1500万自建“一网综办”共享系统,拓展网上办理深度。对接“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将原197个窗口整合为4类25个“一窗办”综合窗口。实行“前台受理、线上审批”,减少窗口87.3%,效率提高90%。

简程序促进“大瘦身”。加大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减成本力度,实现平均跑动次数0.12次,“零跑动”占比88.22%,解决问题3000余个,减少成本3000余万元。

优服务增强“获得感”。组建由区领导任组长的企业一线服务队35个,实行“项目管家”制度,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解决企业问题。在园区设立政务服务分中心,通过委托授权、代办帮办等方式,在“渝快办”网上审批平台实现“园区事项园区办,企业审批不出园”,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府服务的温度。

突出“特色性” 推进政务服务“人性化”

率先在中信银行巴南支行开展“政务+银行”便民利企合作。在中信银行营业厅设立政务服务厅、设置政务服务专区、政务服务窗口、配备专门人员和设施设备,摆放填表填单、办事指南等,运用“渝快办”平台,实现首批授权106项政务服务事项代理代办、自助办理,配套小微企业账户服务、融资服务等,为进入银行的市场主体及市民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创新“政务+邮政”模式。整合邮政资源融入“渝快办”平台,开启“政务+邮政”新模式。在全区351个邮政网点增设政务服务功能,实现“网上办、马上办、上门办、就近办、沿路办”,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种服务32余万件次,该模式已在全市推广。

创建“三免一访”用水机制。在巴南区麻柳水厂推出免费用、免跑腿、免资料、周回访的“三免一访”改革,减免企业新开办成本近20万元,企业满意度100%。

运用智能化为老年人提供无障碍服务。通过智能技术便捷化,推动提供“适老化”服务全覆盖,同时设立无障碍服务台,提供一对一贴心志愿服务,并准备轮椅、拐杖、放大镜、急救箱等便民设备,方便老年人取用。

建立同优共创机制。携手丰都县率先建立政务服务“同优共创”制度,进一步优化两地营商环境。

下一步,巴南区政务服务办将紧紧抓住重庆被纳入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契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探索设立重庆国际生物城“小特区”、建成具有巴南特色的“巴适办”智慧政务专区等,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巴南高质量发展。

(邵光彩/文 巴南区政务服务中心供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