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1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斗答卷 2022重庆两会特刊 下半城,比记忆深处更美好 俯首听民意   躬身解民忧

版面翻页
奋斗答卷 2022重庆两会特刊
20
下半城,比记忆深处更美好

——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掠影

凝固的时光开始流动,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渝中区下半城,停滞了几十年的“前进键”被重新按下,十八梯、山城巷、白象街、印制一厂,以崭新面貌重新回到我们面前。难以割舍,熟悉的街巷变了样。穿透历史,城市终究要向上生长。当繁华被雨打风吹去,待历史被文化浸润后,在现代商业文明的城市肌理中,承载我们厚重乡愁的老城、老街,终于迎来了蝶变。

难忘的老城记忆

渝中区是重庆“母城”,有“九开八闭”十七道老城门。从最西处的通远门起,经较场口到朝天门,一条低矮山脉横亘东西,把老城分为上下两半,与南岸海棠溪、龙门浩隔江相望处,即是下半城。

这里是重庆曾经的“十里洋场”,看惯母城百年,繁华一时衰败几秋。因地势平缓,又得舟楫之利,下半城古来便是商贾云集、人口汇聚的繁华地带。1891年重庆开埠,白象街一带成为在重庆开设洋行的首选地,也因此见证了重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开办海关、第一家邮局、第一盏电灯……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升格为陪都,蒋介石重庆行营、法国领事馆、药材公会等齐聚下半城,这里既有名流显贵、外交使节纵横捭阖,也有市井小民、贩夫走卒落脚停留。

这里是窥见重庆历史的最好窗口,无数人在此信步漫游,触摸母城的脉搏与温情。吊脚小楼、窄巷长梯,十八梯是巴渝文化的“原生态”。黄砖黛瓦、同乡深情,湖广会馆是移民文化的“原场景”。沿山城巷顺阶而下,走过“六五”隧道惨案遗址,“愈炸愈强”的抗战文化鼓舞我们至今。

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唯有保持足够的敬畏,才能让优秀的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复活”下半城的繁华

下半城会再现繁华吗?目前答案看来是肯定的。

渝中区采取“城市针灸”方式,对老街巷、老建筑进行渐进式“微更新”改造,通过保留历史街区肌理和脉络、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适度优化片区功能,打造了一个有文化、有记忆、有新生、有活力的全新下半城。

为保留山城民居特色,建设团队摒弃大拆大建的传统改造方式,结合地块现状和地理位置实际,对十八梯、山城巷、白象街传统风貌区采取部分搬迁、部分拆除、部分修缮等方式进行改造,在复原中力求挖掘展现每一栋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故事。

被列为重庆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的重庆火柴坊,在城市更新者手中得到了精心保护。修缮后的建筑使用重庆火柴坊保留下来的青砖1475块;每一块砖之间的缝隙保持在8~10毫米,做到“砖块泡澡不吸水”;屋顶每一片瓦露出1/3,做到有效防潮……城市更新,考验的是更新者的匠心和细心。

山城巷仁爱堂旧址,经过设计师的巧手设计和精心布置,一袭倾地的玫瑰瀑布就是最美的风景。湖广会馆禹王宫,历时21个月抢救式保护修缮,成为重庆最具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教育城市课堂。枇杷山后街印制一厂,老旧厂房变身文创园区,工业遗产掀起“国风新潮”……城市更新,需要的是更新者的情怀与胸怀。

幸运的是,渝中区并不追求一蹴而就的改造,而是坚持“慢工出细活”,持续地、长期地、渐进式地,从拟物到共情,如春风化雨般,把“空间伸展走向空间生长”的更新理念,融入到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让更多人捕捉到其中的内涵和美好。

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2021年国庆假期,日均十万的游客流量让十八梯火速“出圈”。开街当天,127户商家开门迎客,众多老居民、年轻人踏进“七街六巷”,与十八梯再次相逢。更新后的十八梯古韵悠悠,一路可见老街巷、老建筑、老字号、老手艺,戏台子上唱腔婉转,黄葛树下光影斑驳,滑竿力夫擦肩而过,商贩叫卖不绝于耳……还是熟悉的人间烟火气。

从宣布实施十八梯改造更新,渝中区便同期启动了前期工作,规划设计几易其稿,建设思路几经调整。政府拿出巨大勇气,以一个兼顾开发和保护的方案,实现了城市发展与文脉传承的和谐共生。

更新后的十八梯,木构穿斗吊脚楼、青瓦顶竹木夹壁,每一栋房子都设计巧妙,照顾了老重庆人对过去生活空间的朴素情感。黄葛树、青石板……这些都被保留下来,在延续老街巷基本格局基础上,通过传承、植入、创新“巴渝文态、建筑形态、新特业态”,挖掘、提炼、打造“十八件、十八味、十八景”等新业态、新景致、新体验。

“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更新、深入更新的目的不在于打造‘网红’,而是将人引得来、留下来,打动人心,变成‘长红’。”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城市更新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除了要扎根于有生命力的文化外,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所共情的烟火与温暖。

又如曾经的十八梯,一家人蜗居十几个平方米,不是漏水就是漏电,还随时担心要起火。但正是这种古朴甚至有些破败的模样,见证我们痛过哭过爱过,见证我们从出生到成长,到老去。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给这些回忆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最终呈现的结果不只是再现了真山城最重庆,而是仿佛见到家中一位老者大病初愈后的感动和欣慰。

城市要有烟火气,才能称之为家啊!

城市更新,让未来更加可期

毋庸置疑,以新模样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十八梯、山城巷、白象街,或多或少都与我们熟悉的样子有些不同,有一些陌生。对于这种改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声音,甚至会有一些苛责。

但是转念一想,记忆纵然会流转,但时光一直在前行。在重庆城市有机更新这场刚刚启幕的大戏中,渝中区下半城仅仅只是一个缩影。未来,当充分依托城市原有肌理进行的有机更新改造越来越多,当老小区、古街区变新变漂亮时,更多人也就会过上梦寐以求的幸福美好新生活。

(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 文/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