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释放履职热情
——长寿区政协探索激发履职活力小记
通讯员 杨娟 李林
如何激发界别履职活力?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委员联系群众的作用?3月16日上午,长寿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主席会议上,区政协委员联络委主任叶海涛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
叶海涛直言,本届政协以来,区政协委员联络委多方学习、借鉴并结合长寿实际,探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挥界别作用的意见(试行)》,但有一些想法还不太成熟,希望广泛征集大家的意见建议,为激发界别履职活力搜集点子。
话音刚落,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界别履职活力不足是政协工作长期存在的一项短板。”区政协分管副主席付恺坦言,上一届区政协制定了主席会议成员对口联系走访界别制度,党组成员带队走访22个界别,探索开展界别协商活动,界别履职积极性得到较大改善。“本次探索制定试行意见,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提高界别委员和群众的履职积极性。”
“建议对目标任务进一步量化。”长寿区政协主席何以龙在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后提议,补充完善界别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尽可能量化为“六个一”。具体而言,就是以界别名义至少提交1份大会发言材料、提交1件有质量的集体提案、开展1次调研视察活动、提交1条有价值的集体社情民意信息、开展1次富有特色的界别协商活动、1名界别委员在行业中树立标杆。
随后,大家又将焦点转移到会议桌上《关于加强和改进街镇联络组工作的意见(试行)》上。大家注意到,这份试行意见释放了一个信号:284名区政协委员全部都将投身到专委会联系街镇工作中,参与基层协商议事工作。
按照该意见规定,十六届长寿区政协将设置8个街镇联络组,8个专委会分别对口联系1个街镇联络组,委员可同时下沉街镇联络组开展工作。这也是该区在探索开展“渝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政平台试点工作后积累的经验。
“建议8个街镇联络组分别设立委员活动室”“下拨部分委员履职活动经费到街镇联络组”“每个街镇联络组每年至少要向街镇党(工)委报告1次工作”,会议还没结束,叶海涛的笔记本上已记得密密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