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预制菜产业成为新的风口,《2021-2022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重庆美食广受好评,农副产品种类丰富,拥有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良好基础和优势,如何抓住这个未来可能突破“万亿”的发展机遇,成为不少政协委员思考的新方向。
6月27日至28日,梁平区举办了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集中签约24个项目,累计投资达45亿元。梁平区成为了重庆预制菜产业的先行者和探路者,不仅发布了《梁平区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试行)》,还出台了一系列激励预制菜发展的产业政策。“但仍有不足。”市政协委员、梁平区副区长石思燕表示,有“小天府”之称的梁平拥有稻、柚、豆、竹、鸭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产业功底深厚,有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优势条件,但也面临着肉制品精深加工力度不够,餐饮工业化延伸研究滞后等问题,同时基于冷链物流的贮运保鲜、质量控制和营销体系有待完善,目前的专家团队和企业集群不能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和产业支撑。
“针对这些短板,相关企业不断研发创新热门菜品,市场监管部门更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通过调查研究,石思燕发现,预制菜产品的目标消费人群整体较为年轻,“这就要求预制菜生产企业密切跟踪市场动态,注重把握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及时研发并推出迎合年轻人的产品。”
返乡创业十多年,经历了从调料加工到预制菜加工的发展,市政协委员、重庆市宏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晓红对这个新风口也充满了信心,“预制菜是一个悄然兴起的行业,是农产品加工的一个特殊分支。在这一轮发展机遇中,要抢占先机把预制菜产业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谭晓红立足预制菜产业现状,结合自身企业经营发展,建议重点从人才培育和宣传营销两方面下功夫。“预制菜企业缺乏专业人才,菜品研发是个大问题。”谭晓红建议,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育,将预制菜专业人才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鼓励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推进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建设。
具有便捷、高效特点的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它主要是指将各种食材加配料,经过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但是作为产业发展而言,预制菜才刚起步。石思燕和谭晓红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于预制菜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上,建议大力宣传预制菜菜品和品牌,“品牌知名度更高、口碑更好,才更加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也能帮助企业更快打开市场,获取更高的产品溢价。”
市政协委员、重庆微品数字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卜文则从预制菜产业的一个小切口提出思考,建议将泡菜产业作为助推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渝菜80%以上要使用到泡菜,重庆预制菜能否成为渝味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与泡菜产业发展联系颇深。”
陈卜文在调研中发现,与四川眉山已培育泡菜产业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并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证明商标相比,重庆对泡菜产业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使得其呈现出产业集中度较低、市场较为分散,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为此,他建议尽快出台扶持泡菜产业发展的政策,从源头上建立泡菜生产标准化机制,助推泡菜产业实现绿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重庆预制菜打好坚实基础。 (程 卓)
工作人员正在生产预制菜——万州烤鱼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