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做“体检”
—— 农工党重庆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开展“居民议事堂”“综合会诊厅”活动小记
“乒乓球台太少”“需要建老年服务站”“幼儿托管机构需要增加”……近日,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居民议事堂”活动现场,作为“城市体检”的“市民医生”,来自农工党重庆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部分青年农工党党员,以及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城市工作者围坐一堂,认真倾听居民诉求,把脉问诊“城市病”,画出街道社区“问题地图”,为城市开具“体检报告”。
和人一样,城市也需要“定期体检”,以便及时了解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工党市委会将“共绘同心圆·共建家乡美”社会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和重庆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结合起来,助力重庆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为此,农工党重庆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市住房城乡建委联合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创新开展“居民议事堂”“综合会诊厅”系列活动。
其中,“居民议事堂”系列活动通过居民议事充分了解居民诉求,听取各方意见,再由“市民医生”会诊;“综合会诊厅”系列活动则直接以“市民医生”综合会诊推进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市民医生”分为“门诊医生”“专业医生”和“志愿者医生”三种。“门诊医生”面向街道、社区工作者,结合他们的日常工作,收集梳理街道社区在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专业医生”面向城市规划、建筑、景观、交通、市政等专业工作者及社区“三师”(即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用专业把脉城市脉搏,走进街道走进社区研判城市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或整改思路;“志愿者医生”面向热心市民,积极反映社区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当天,“居民议事堂”“综合会诊厅”系列活动分别在渝中区上清寺、大溪沟、解放碑和九龙坡区杨家坪、渝州路、二郎及谢家湾7个街道举行。在各个活动现场,拥有不同视角、不同专业能力的“市民医生”与相关部门人员齐聚一堂,用不同层次的“问诊听诊”,集思广益的“寻医把脉”,精准定位问题和短板,促进“边检边改”,并形成初步的“会诊方案”。这些“会诊方案”将为政府治理“城市病”,制定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计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我们还组织了青年农工党党员以热心市民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来,担任‘志愿者医生’。”农工党重庆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永明表示,他们将为城市体检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用实际行动展现农工党党员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