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3年03月3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沈钧儒先生与重庆救国会会员之间的佳话 壁立万仞的浮图雄关 黔江之名源于乌江 春在枝头玉兰花 蜀道难

版面翻页
春秋
04
黔江之名源于乌江
□ 作者 铁笛

武陵乾坤立,独步上天梯。

举目红日尽,回首白云低。

北宋名相、诗人寇准这首《武陵景》写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时年十九岁。这年他考中进士,出任巴东知县,到任后,远赴黔江考察民情,游历武陵山时,即兴而作。寇准所登的武陵山,因山顶形似骷髅,古称骷髅山,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年)赐名武陵山(《舆地纪胜·黔州》),同时还将石城县更名为黔江县,治所楠木坪,隶黔安郡。此后虽偶有拆并废置,但黔江之名沿用至今,2000年更名为黔江区。

获名“黔江”前,当地曾有过两个名字。一曰丹兴:“山出名丹”而得名,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置,治所楠木坪,晋太康元年(280年)并入涪陵、汉复二县(今重庆彭水、贵州沿河)。一曰石城:“此地北负石山,南面横岭,西北临河,且有雄关,因地势而命名。”隋开皇五年(585年)置,兼置庸州,州县治所均在县坝老场,位于唐岩河(阿蓬江)畔。

黔江之名因何而来呢?明郭子章《郡县释名》说:“邑有黔江,自思州发源,凡五百余里,与岷江会于涪州之东,水常湛然流底,以其出于黔州,呼为黔江。”1994年《黔江县志》载:“县本无江,以黔江名者,缘黔中所出之乌江以为名。”由此可见,黔江即乌江,黔江县得名于乌江。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酉阳、彭水、武隆等区县,在今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古人曾一度视岷江为长江上源,故将巴蜀境内的长江称之为岷江。先秦到唐代,乌江称延江水,又称巴江、涪水、内江水、涪陵江等;唐代到元代称黔江;元代至今称乌江。

乌江为何在唐代称黔江?“黔”字因何而得?此前,彭水县文史学者蔡盛炽在其《唐代黔中文化初探》中认为,黔字得名,与盐有关。理由是“黔”通“黥”,古时有黑色的盐,吃多了,皮肤就会变黑,以“黔”字指代盐,就顺理成章了。在此,暂且存疑,留待大方之家索解。

《水经注》释云:“(鄨)县有鄨水,出鄨邑西不狼山,东与温水合。温水亦曰煖水,出犍为符县,而南入黚水。黚水亦出符县……俱南入鄨水。鄨水于其县而东注延江水。”按照文字学家许慎的释义:“温水南入黚。盖鄨水以下津流沿注之通称也。故县受名焉。”许慎是东汉人,所言故县受名,应是黔中之地,而非西晋始置的黚阳县,亦非唐代更名的黔江县,因东汉时,黚阳、黔江县名俱无。足见鄨水以下通称黚水,乌江称黔江,源于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支流黚水。

黚字释义是“浅黄黑色”,而黔字释义是“黑色”,只是黑的程度略有不同罢了,黚黔实则相通。为此,楚秦黔中之黔,晋代黚阳之黔,唐代乌江之黔,明代贵州之黔,皆因黚水而名。

黔江区位于武陵山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称,境内仅阿蓬江(唐岩河、濯河)为其大河,在龚滩(属重庆酉阳)注入乌江。今黔江城区到乌江,或间酉阳,或隔彭水,距离较远,更不临江,命名黔江是否有点牵附呢?读者可从《隋书·地理志》中找到答案。该书说:“巴东郡统县十四,北极巫山、秭归,南至石城、务川,石城县广矣”。原来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曾废庸州,石城县改隶巴东郡。隋唐时,黔江县地域广大,今渝东南酉阳龚滩,彭水鹿角、万足等濒临乌江之地,当时都属黔江县管辖。咸丰元年《黔江县志》载,黔江旧有白石、鹿角、万就、射营、石柱、木孔、茆田、土溪、小溪等二十九寨,今倶不可考。宋代在边地设寨,每寨辖今数乡或数十乡不等。这些寨名在今重庆彭水、酉阳、石柱、秀山,湖北利川、咸丰,贵州沿河等县市境内,略能窥见一些影迹。

事实上,黔江自宋元以来,半没于夷,为龚、胡、秦、向四土豪所据。龚据水寨,秦据册山,胡据峡口,向据后坝。周边唐崖、忠路、大旺、石柱、酉阳等土司包围并被不断蚕食,境内龚胡秦向等大姓仅能拥兵自保,控制着极小的地盘。中央朝廷对此亦鞭长莫及、王法不到,黔江辖地渐趋狭小。明洪武年间,凉国公蓝玉平定鄂西散毛土司叛乱,酉阳土司随征有功,又向蓝玉赏要去黔江县南部大片辖地,黔江地域更显狭促。治所离乌江越来越远,致使如今距离最近的地方,也有七八十公里远。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贬谪转徙于巴山楚水达23年之久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送义舟师却还黔南》中,赞黔江之地,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是一个返璞归真、参禅悟道的世外桃源,是一个养心养身、宜业宜居的人间乐土。

撰曰:黚水汤汤,武陵央央。丹心永存,地名黔江。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