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政协专题协商“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情况
通讯员 李波
开州在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中,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存在哪些亟待突破的瓶颈?如何让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5月11日,开州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围绕“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情况开展专题协商,努力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筛选储备并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高产优质品种50余个,与科研院所联合新建育种基地3个,渝马铃薯5号百亩示范单产刷新重庆近10年高产记录,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3.1万亩,发展再生稻10万亩,2022年水稻单产较上一年增加13.06%……
在通报成绩的同时,开州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也直陈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科技人才青黄不接且总量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备,农业机械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粮食生产比较效益提升缓慢。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调研和思考,委员们纷纷建言。
“农业科技人才的充实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该区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谭顺友认为,引进人才是重要途径,但更多的需要自己培养,增加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加强在职人员业务知识能力培训等都是值得探索实施的办法。陈林委员深耕农业领域多年,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感触颇多:“优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优质服务。”他建议,对真正提供高质量农业服务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唯利是图坑农害农的必须加大惩处力度,双向发力,切实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降低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成本。“要找准利用与保护的平衡点,兼顾当前与长远。”开州区政协副主席刘沛明认为,在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一些传统生产理念和方式也值得尊重借鉴,比如保护冬水田促进水源涵养、适度深耕利于土壤肥力长久保持等,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稳定农资供应市场、重视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升农作物保险的保障水平、降低农作物机器收割损耗率、升级完善农业灌溉系统、鼓励支持农机所有者为更多生产主体提供有偿服务……协商会上,委员们各抒己见,不时与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交流粮食生产的具体信息。
“委员们的建议为我们补齐短板、突破瓶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开州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将认真研究吸纳大家的建议,不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互相促进,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