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惠民”办到老百姓的心窝里
开州区政协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情况
本报讯 (通讯员 万虹佑) 社会认识不深、教育融合不够、学校氛围不浓……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办好特殊教育、社区教育,近日,开州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聚焦这三类教育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题协商,共谋良策。
“经过前期调研发现,这三类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认识不够。”该区政协委员、区教委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廖云峰一语道出症结所在。如何提高公众认知?廖云峰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正面引导社会舆论,让更多人了解这三类教育的发展现状、优势和特点。该区政协委员、区政协教科文卫委主任刘登平提出,政府部门和媒体要加强对各类教育信息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公众正确认知。
“社区教育的授课老师都是兼职,只能根据老师的空余时间来安排课程,场地和时间上往往都会有一些冲突。”该区政协委员,云枫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袁敏认为,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社会资源,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解决社区教育教学场所和授课老师时间等问题。
“很多民办教育存在学校培养成熟一个老师就考走一个的现象。”该区政协委员、开州中学教师翁光权建议,进一步落实民办教育的奖励和扶持政策,推动民办学校享受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待遇,同时在党务工作、教师培训、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加强对民办教育的业务指导。
该区政协副主席刘兆平呼吁,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多渠道筹措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叠加效应。“防止民办资本暴雷,从源头防范化解社会风险。”该区政协副主席陈必军建议,引导民办学校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该区政协副主席廖琨提出,要充分发挥民办教育的优势,加强办学督查、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督,激励民办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将特殊教育实质性纳入全区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推进、一体发力,并给予政策倾斜。
听取大家建议后,开州区教委负责人表示,将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持续完善社区教育治理体系,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要建设有根、有魂、有效的教育,把‘教育惠民’办到老百姓的心窝里。”开州区政协主席夏郑峰指出,发展好民办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和社区教育,既是政策所向、人民所需,更是发展所要。区政协将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汇众智、聚众力、集群策、建良言,持续关注全区教育健康发展这项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