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城市新生态
——渝北区政协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城市生态更新侧记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促进城市更新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近日,围绕这一问题,渝北区政协主席会议开展专题协商,共商共议城市生态更新。
深入调研是协商的基础和前提。此前,渝北区政协组建课题组开展实地走访、现场座谈,详细了解该区推动城市生态更新的具体情况,并前往铜梁区、璧山区等地考察学习相关工作经验。“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区稳步开展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区域绿地建设,实施街头绿地提质,科学推进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渝北区政协城环委主任雷平作综述发言时说,
渝北应以美丽城市建设为契机,提前谋划,补齐短板,以高品质的城市生态支撑渝北高质量发展。
绿色是城市的“底色”,渝北区绿色空间总体呈现“两江三山两槽”典型绿色山水格局。如何守好“生态绿”?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纪检组长周琴委员建议,立足渝北本土自然资源情况,精细划定城市绿线、严守绿色空间本底,积极构建“两带三屏多廊三心”全域绿色空间生态格局。同时,编制城市绿色空间专项规划,出台绿色空间品质优化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健全绿色空间管控长效机制。
在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周静毅委员看来,增加城市“含绿量”还需更精细、更科学、更全面的管理。他认为,应建立相关多元主体协商机制和全周期持续发展规划,实现生态事务管理、公共服务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分析研判绿化及生态环境现状,加强构建层次清晰的生态更新管理模式。
老城区绿化底子薄弱、设施陈旧,既不够绿,也不够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双龙湖街道党工委专职副书记许珂委员以双龙湖街道为例分享了有关思考。她建议,在老城区开展雨污管网升级再造行动,推动闲置用地增建一批社区“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等绿色活动空间,开展美丽后厨油烟净化行动,试点打造最美“后厨”,让“烟火气”亲民不扰民。
聚焦“无废城市”建设,该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龙春玲委员和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站长吴忠委员呼吁,强化顶层设计,细化分解部门、镇街和社区的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构建党政负责、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建设工作体系,建立多元化“无废城市”建设融资渠道,高质量打造一批“无废城市”建设示范,强化宣传引导,丰富科普宣传形式,推动“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感谢区政协对城市管理的持续关注,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们会认真研究吸纳。”应邀参会的渝北区政府副区长赵兵表示,将着力解决好“面子”和“里子”的问题,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促进整体提升,努力构建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在推进城市生态更新中要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市民参与度。”渝北区政协主席邓孝明指出,建设美丽渝北,打造幸福美好生活新空间和高品质生活新范例,需高度重视城市生态更新工作,并将其纳入整体工作范畴,以系统观念、思维来谋划和推进,还要广泛引导市民一起共谋共建高品质生活。政协委员要继续关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市域范例的渝北样板贡献政协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