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巴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的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砥砺奋进、克难求成,坚持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高效能治理,全力以赴拼经济,用心用情惠民生。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城市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振兴生机勃勃、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回首2023年,巴南经济恢复经历了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在爬坡过坎中承压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勇毅奋进,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可圈可点的“巴南答卷”。
着力扩大内需 ——经济增长呈现新态势
一个个招商活动马不停蹄开展洽谈推介;一批批投资商纷至沓来,走进园区楼宇、项目建设现场考察观摩;一个个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新年伊始,伴随着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奋进的脚步,巴南各大项目热潮奔涌。
去年以来,巴南区招商引资成效在全市持续领跑,新签约项目108个,到位资金超300亿元。其中50亿级引领性项目3个、20至50亿级项目10个,10亿级以上先进制造业和亿元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项目51个、居全市第一位;新开工铃耀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等重点项目105个,落地开工率86%、居主城都市区第一;企业上市工作连续三年获市政府督查激励,新增A股上市企业2家、新增数量全市第一,累计募集资金51.87亿元、融资规模全市第一。
一组组数据,真实呈现了巴南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事实上,这只是巴南区扩大内需,经济增长呈现新态势的一个缩影。2023年,巴南区限上餐饮业、住宿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7.2%、23.2%,限上摩托车、乘用车、二手车销售分别增长5.64%、2.3%、63.5%。同时,大力发展首店经济,新引进本田电动车等重庆首店4家,建成全市店面规模最大、覆盖机车品牌最多的滨江特色机车商业街。
工业蹄步向前,科技创新也让巴南的高质量发展如虎添翼。
智翔金泰研发生产的赛立奇单抗国产首家申报上市、珂蓝健康产业基地建成投用、宸安生物二期封顶、高峰湖创新生态圈初具规模、新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6个、公路物流基地实现交易额1100亿元,新增入库科技型企业872家、总量达5373家、稳居全市第一……巴南产业经济提能增效也交出亮眼成绩单。
为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巴南区还开展了“陆海之约·畅享巴南”主题活动季,发放各类消费补贴,实现商品房成交3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5亿元,带动消费超100亿元。
同时,借着各类演唱会举办的“东风”,华熙LIVE·鱼洞周边的人气聚了起来,商气火了起来,财气也旺了起来,沉寂三年的演艺市场迎来井喷式爆发,一年内,在巴南举办的大型演唱会就有20余场、占全市80%。
着力数字建设 ——高质量发展驶入新赛道
大型机械挥舞长臂,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施工……近日,在巴南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巴南区软件产业向“星”而行,加“数”前进的脚步变得更加欢快。
“目前,产业园正加速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60%,预计今年9月投运。”重庆市渝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巴南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建成后,将重点引进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相关产业。
去年以来,巴南区把数字经济确定为全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抢抓数字变革新机遇,布局建设高等级数据中心,聚焦软信服务新产业,积极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加快建设工业强区、科技强区。
大力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只是巴南区着力数字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巴南区共引进数字经济项目58个,出台了“BT+IT”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率先构建“BT+IT”产业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总数居全市第五、中心城区第三,市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入库企业6家,“灯塔工厂”种子企业2家、占全市1/5,开启加“数”前行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数字社会建设蓝图变现实,巴南积极推进数字重庆建设,聚焦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应用系统”,建成了“城市大管家”智慧城管系统、“巴小智”乡村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巴实游”文旅商贸服务平台、“耘间·农业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等53个应用场景。
“在数字经济战场上,巴南早已扬帆启航,从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企业、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加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优化数字企业发展生态,释放了经济发展新动能。”巴南区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巴南将抢抓机遇、倾力作为,聚焦主导产业,培育新型数字化企业,努力让数字化变革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撬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着力城乡融合 ——高品质生活展现新画卷
“这些廉洁书画既为这个公园涂上了清廉底色,又增添了一抹艺术色彩。”前不久,家住巴南区李家沱街道恒大城小区的居民陈开莉说起家门口公园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我们的生活环境真是越来越美了!”
据悉,去年以来,巴南区将主题教育与清廉机关试点创建工作相结合,针对区域内边角地、零星地、插花地数量多、土地权属复杂等问题,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建设便民停车场、口袋公园,已盘活利用闲置土地44宗约961亩,既方便了群众,又改善了环境。
城市之外,一幅大美巴南的画卷也在徐徐展开。巴南区聚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科技兴农、品牌强农和强镇带村工程,大力开展“党建引领·百村振兴”,乡村全面振兴步伐坚实有力。
走进石龙镇大连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旋耕机等大型机械穿梭于田间,施工人员正忙着测量放线、平整土地,一派繁忙景象。
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巴南区改善农田基础生产条件的重要方式。在石龙镇、东温泉镇、安澜镇、惠民街道等镇街,处处可见一块块零散的“巴掌田”变成了肥沃良田,真正让现有的土地“流金淌银”。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巴南区2023年实现全市首次入市26.45亩,带动社会资本下乡近2亿元。成功试点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自愿有偿退出,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县),积极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完成危房改造135户,所有集体村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打造“花木巴南”特色名片、产值超6亿元;建成主城生猪保供基地、出栏生猪22万头,粮油播种面积62.83万亩;创建“巴实毛肚”区域公共品牌,建成订单火锅优质配料基地1万亩;完成全市“城市人才入乡落户”第一人,培育高素质农民1380人,储备数字人才近1.3万人。
同时,巴南区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以“巴适小院”创建为抓手,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全力推进乡村美丽院落建设。2023年,全区建成185个“巴适小院”已通过验收并成功获得授牌。未来,将继续通过每村每年至少建成1个“巴适小院”方式,用3至5年时间建成上千个“巴适小院”,串珠成链、连线成片,逐步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着力改善民生 ——群众获得感得到新提升
下象棋、打扑克、健身、看电视、排练舞蹈、做手工艺品……在巴南区莲花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重庆中粹护理院休息室里,老年朋友安逸地享受着志愿者们专业的按摩服务,爽朗的笑声在整间屋子回响……环顾整个养老服务中心,内设日间休息室、餐厅、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空间不大但设施齐全。
75岁的陈明秀谈起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便利,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我有膝盖痛、腰酸的老毛病。在这里还能做艾灸、理疗,省时省心!”
据悉,去年,巴南区优先落实民生保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依托区域内丰富、优质的自然资源,聚力打造具有巴南辨识度的医养结合服务名片,已成功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
截至目前,巴南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837家、各类老年服务机构362个、养老机构57家,养老床位1.07万张。机构量、大规模机构量及人均床位数均位列重庆市内第一,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2023年,巴南区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暖民心行动,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发“巴实工”线上平台,打造1个中心零工市场、建设N个零工驿站网点,围绕产业需求开展培训7490人;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资金1.7亿元;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046套,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新增公办幼儿园8所、新建扩建巴渝小学等5所中小学,10个中小学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0.6%,14个中小学教育学区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193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区妇幼保健院改建等4个项目投用,新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市七院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成功举办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等重大赛事。
除此之外,巴南区还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持续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长江巴南段水质保持II类及以上;成功消除黄溪河、一品河城市黑臭水体,花溪河水质连续2年达到Ⅳ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5年达100%;开展净土行动,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完成“无废城市”全国首批试点建设、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区(县)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不断提升。 (巴南区委宣传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