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丰都最大的乡镇,幅员面积184.3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余人,境内有石里红枫国家3A级景区、雪玉洞国家4A级景区。
这里是重庆市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地、新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地、市级卫生镇、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市级健康乡镇、市级第四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镇。
这里就是丰都县包鸾镇。
近年来,包鸾镇以“锶乡包鸾”为主题,以“三共两融”为抓手(即共建共治共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方面持续发力,激情绘就乡村振兴示范蓝图。
产业发展“旺起来”
振兴乡村,产业必振兴。
“2023年,我在500亩高标准农田里开展姜菜轮作,不但生姜亩产量高达2000公斤以上,蔬菜也实现产量和品质双提高。”在包鸾镇场镇附近的雨汩农业生姜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提到高标准农田带来的产业效益,脸上满是笑意。
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2023年包鸾镇完成5266亩高标准农田改造,以“水稻+”、“玉米+”为基础发展稻鱼共生1200亩、姜菜轮作500亩、大豆玉米套种1000亩、粮经套种500亩等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
同时,包鸾镇抓住富锶含量在全国罕见的优势,做大“富锶鱼、硒锶豆”品牌,并培育发展“新农人”214名。此外,通过干部“认领一分地”种植生姜15亩,带动11名“新农人”抱团发展占地500亩的生姜种植示范基地,预计产值可达1500万元。
“为发展集体经济,我镇成立了村村联合的锶乡包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承接项目工程等,村民务工收入达160万元,为村集体带来近160万元的净收益。”包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存栏200头、实行六个“一点”资金筹措模式的“共富牛场”,预计净收益可达60万元。
在包鸾镇,各村还结合村情实际,自谋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例如龙井社区停车场、花地堡村洗姜车间等。通过“共富+”的村集体经济实现路径,预计2023年该镇村集体经济平均收益超20万元。
此外,包鸾镇还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合作,建设国家大豆科研、水产育苗、智慧农场,打造未来农业场景。同时,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积极编撰《包鸾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汇编》,助力农文旅新业态发展;开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的精品民宿,鼓励农户发展民宿创收。
乡村建设“美起来”
“以前我们这里基础条件差,道路坑坑洼洼,出行不方便不安全。现在,产业路、社区道路和便民路都进行了硬化,公路边还安装了防护栏,人畜饮水问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在包鸾镇飞仙洞村,村民们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很是满意。
振兴乡村,基础须先行。
近年来,包鸾镇坚持不懈狠抓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仅2023年,就完成县城经汇南至包鸾公路整治,建设20公里包鸾坝环线、石里红枫产业路,实现包鸾坝产业互通、发展共享。
与此同时,包鸾镇致力于打造精神家园,开工建设集展示、培训、接待、交流等核心功能于一体的丰收馆,将其作为“新农人”培训基地、县委党校分校;打造集礼堂、学堂、食堂、党群之家为一体的新丰书院4个。
为美化人居环境,包鸾镇坚持“群众自选、自建、自治、自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争整治农房1200户,通过院落长负责制,让群众当“主角”,变“微院落”为“传感器”。“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凸显本地文化特色,综合考虑山、水、田、河等自然资源禀赋,以及村民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确定总体‘大设计’。”包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避免千篇一律,该镇适当融入了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廉洁文化,结合农户实际进行具体“小设计”,使之形成户与景融、村与文融、村景交融。
乡村治理“活起来”
包鸾镇的“鸾阳阳党群之家”里每天都很热闹,群众纷纷到这里咨询办理社保、申领补助、开具证明等。为了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包鸾镇专门设置了“鸾阳阳党群之家”,并要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要好、办事效率要高”。
近年来,包鸾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留守老人养老、留守儿童教育、务工人士在外、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群众满意度提高五大基层治理难题,切实将基层难点变服务亮点,构建起“快感知、有法度、可生长”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我们从建阵地抓起,通过率先进行办事制度改革,亲民化改造一窗综办的‘鸾阳阳党群之家’,修建村民议事亭6个,切实将阵地建在群众家门口,就近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村民难题。”包鸾镇相关负责人说,同时,该镇建有功能型党支部8个、“五跨协同”战斗队3支、互助组织18个。
其中,为丰富孩子课余生活、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也让在外务工的家长安心而设立的“鸾妈妈家庭教育互助会”,2022年获评重庆市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2023年作为全市唯一镇级组织加入市青年社会组织联席会议,互助会会长当选为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鸾婆婆老人互助会”实现了300余名老人互助养老,并在2023年9月自主运营爱心食堂,推行以物换餐、以劳换餐、子女陪餐,服务10500人次,切实让老人们老有所为,又充分体现了老人互帮互助,在全镇形成浓厚的养老助老氛围。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包鸾镇成功举办了重庆市中国农民丰收节、重庆市农民运动会、村晚等大型活动,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被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中央、市级媒体报道39次。该镇还通过开展厨艺、“柴”艺、洁艺大比拼,评选出先进典型,促进文明乡风。
扬帆远行发展路,乡村振兴正当时。包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包鸾镇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新活力,努力建设成为“生态美、环境美、经济美、形象美、生活美”的五美乡村。
(胡斌 张鹤/文 包鸾镇政府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