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为民情怀 筑梦健康南川
——南川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工作亮点回眸
南川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南川卫健委)作为全区民生事业和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有效推进健康中国南川行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南川篇章。
筑牢理想信念“主心骨”
培根铸魂,使命担当。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促进党建融合业务深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行风专项行动、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等主题活动,在全国公立医院满意度考评中,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位列全市第一,员工满意度位列全市第二。
谋近思远,聚沙成塔。多渠道引进博士研究生2名、医学类研究生66名,金山英才9名,重庆市医学“头雁人才”4名,市优秀基层专业技术人才7名,高级职称32名。推荐2人参加“西部之光”“三峡之交”访问学者。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卫生健康服务工作获市政府激励表彰,“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有效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第五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新增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1名、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5名、重庆市基层名中医2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届中医药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获3个二等奖。
打好质量提升“主动仗”
公立医院改革“破冰”前行。紧密型“乡域”医共体扩大至5个片区覆盖12个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同期增长10%,基层就诊率提升到65%。院院、院校合作持续加强,区人民医院成为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协作中心。区人民医院建成介入诊疗中心、复合手术室、精准医学临床转化中心,通过区县级创伤中心验收;创新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神经外科入选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胸痛、卒中等中心升级为国家标准版。
中医药品牌持续优化。“支持南川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中国·重庆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写入《重庆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区中医医院与市中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浙江省中医院建立数字健康医院友好合作关系。“两专科一中心”建设能力持续加强,建成全国(市级)名中医示范门诊3个,新增精品中医馆1个。
聚焦卫生健康智能服务。新增3项便民服务、5大系统,完成129家村卫生室系统升级,40家医疗卫生机构移动支付。一人一码一档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得到市卫生健康委高度认可,“数字赋能强基层·守护健康新作为”入选基层卫生健康优秀案例,并作现场交流。
资源下沉弥补基层短板。“这下终于放心了,肺上这个阴影只是炎症。”在南川区水江镇中心卫生院,53岁的村民老林照完CT约半小时后,拿到了区人民医院出具的CT报告单。明明是在乡镇卫生院照的CT,为何能由区级医院出具报告?“这得益于南川区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的建设。”水江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解释道。南川区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是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之一,弥补了农村医疗资源短板。
争当健康中国“主力军”
全民健康,更有“医”靠。南川卫健委着力全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高效推动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免疫接种、结核病防治等多项工作全市靠前,有5项工作成为全市乃至全国首批试点区县或创建机构,4项工作纳入市级专刊推广。区疾控中心成功创建全市首批二甲疾控机构,建成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实验室检测能力达560项。新增甲级基层医疗机构2个,水江、大观中心卫生院纳入全市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单位,区妇幼保健院创建全市首批AAA级儿童保健标准化门诊。在第二届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知行大赛获一等奖,全市技能竞赛中妇幼健康、流调技能、预防接种分获团体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多跑网路,少跑马路。远程影像系统年服务近22.6万次,2.8万余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优于市级指标15.51%。在全市率先应用妇幼健康系统,年数据协同1.6万余次。编写“医疗卫生运行情况”专刊,获市级专项加分。
创新服务,一“码”当先。“确实很方便,如果结果有问题,可以直接去看医生,要是没问题,就不用再特意跑一趟来拿结果。”市民翁女士对南医“码上来”这种新体验很满意。翁女士所使用的南医“码上来”是区人民医院在改革试点工作中的一项创新,在全市率先实现集“挂号、缴费、签到、报告、病历、发票、清单”于一体的“一码通”服务。
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南川呼唤新作为。南川卫健委将以勇争一流的志气、滚石上山的勇气、昂扬奋进的朝气、向难求成的底气,不断把南川卫健事业推向前进。
(南川卫健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