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01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为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加油干——2024两会特刊 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赋能助力

版面翻页
为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加油干——2024两会特刊
06

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赋能助力

——2023年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纪实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2023年,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会议精神,主动作为、探索创新、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各项重大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守住安全底线 闭环管控三峡库区危岩地灾

2023年10月17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表扬巫山县成功预警和处置兑窝子坪特大型滑坡灾情的通报》,公开通报表扬成功预警这起灾情的单位和个人。这是《重庆市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暂行规定》自2023年7月1日施行以来,首个获市政府表扬的地质灾害防治典型。

此次巫山县铜鼓镇兑窝子坪发生850万立方米特大型土质滑坡,造成42栋房屋倒塌,无论从滑坡规模还是破坏程度来看,兑窝子坪滑坡都是属于“重量级”的。但此次特大型滑坡灾情最终“化险为夷”,未出现人员伤亡,得益于滑坡发生前群测群防员的加密巡查,驻守地质工程师的及时预警和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迅速行动。

“为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承担好市委、市政府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工作专班办公室职责,牵头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协作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闭环落实机制。”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强分类综合治理,细化落实工作任务,突出实战实效能力,研制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数字化应用,建立国内首个岸坡高精实景三维全息数据空间底座,建成小流域风险预警管控示范,实现以乡镇为单元的分级预警转向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精准预警。

同时,全市还加快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岩溶技术委员会等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迁建重庆并启动建设程序。

强化数字赋能 迭代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2023年初,“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和智慧国土建设”院士专题报告会在重庆举行,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行”在渝主要活动之一,10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0余位资深专家围绕国土空间治理的最新发展、“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背景下的重庆市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特点进行学术研讨和咨政建言。

2023年,围绕数字重庆建设,市规划自然资源局通过构建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体系,形成整体智治实战实效能力,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重庆)建设,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能力实现迭代提升。

迭代形成两版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实施方案,构建“4510”任务体系,梳理集成10项核心业务,建立“市、区县、镇乡”全覆盖全贯通的国土空间信息平台。

加快建设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二三维一体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和国土空间治理工具箱。统筹推进国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数字孪生空间底座建设,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渝耕保、产业用地智治、不动产登记4个应用纳入全市重大应用“一本账”。

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重庆)建设,印发总体实施方案,在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开展100余项场景应用探索,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三维实景图,完成75个示范镇街重点区域建成区二级图(L2级)建设。

加强规划统筹引领 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2023年12月,重庆和四川两地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六江”生态廊道主要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和沱江的干流沿线乡镇(街道),总面积约3.51万平方公里。

规划明确,到2030年,区域协作机制更加完善,生态廊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到2035年,生态“共保、共建、共享”格局全面形成,“六江”生态廊道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关键保护带、长江上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带、巴山蜀水生态人文魅力展示带。

2023年,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加强规划统筹引领,不断深化“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

围绕市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落实市委城市规划专题会议要求,深化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于近期获国务院审批,谋划渝西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两江四岸整体提升规划和西部枢纽国际开放合作区空间布局。

同时,加强市规划委员会统筹功能,建立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序管控等15项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机制。筹备召开市规划委员会议,统筹重大规划、重大事项、重点项目27项。建立与区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交流重要规划工作机制,有效统筹引领服务区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外,深化推进重庆站、科学城金凤城市中心、高新区九里片区、寸滩保税港等城市设计。统筹管理国土空间专项规划,高质量研究完善中心城区天际线规划、美丽重庆城乡风貌规划、重庆东站站前片区整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重大规划,统筹市政设施等重要专项规划。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努力争取“首考”好成绩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从资源禀赋上看,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山地丘陵面积占比92%。耕地资源本底薄弱,坡度15度以上耕地占比接近40%,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占比17.3%,耕地平均质量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全市耕地图斑破碎、零星分散,“巴掌地”“碗碗土”普遍存在。

耕地条件有限,更要守牢守好。

“2023年,我市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积极发挥耕地保护牵头作用,统筹协调处理耕地保护和林地管理矛盾,努力争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好成绩。”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印发《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的措施》,细化明确23项硬措施,规范各类用地行为,强化各项保障机制,做好宣传舆情引导,有效避免“非农化”“非粮化”多头管理,确保耕地保护责任“首考”任务取得好成绩。

同时,强化源头治理,创新运用耕地一本账、两张清单、五色图、七张报表,从严管控“非粮化”风险图斑,分类推进整改督察反馈问题。并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耕地保护和林地管理关系的通知》等5个文件,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优先序,统筹保障耕地后备资源,做到耕地保护红线、耕地后备资源、林地管理边界、造林绿化空间不交叉、不重叠。

切实履行职责 探索国土空间资源价值实现机制

切实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不断探索国土空间资源价值实现机制,是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通过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扎实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试点、规划赋能提升实现自然资源价值等举措,不断探索国土空间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自然资源作为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基于此,我市致力于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践“核心清单+拓展清单”的清单管理模式,明确履职主体和责任边界。

2023年,我市持续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试点,通过扩展将古生物化石资源纳入试点范围、初步构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国有森林资源作价出资等方式,初步打通自然资源价值实现路径。

与此同时,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赋能提升实现自然资源价值。我市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提高东站片区容积率、优化站前广场布局等,提升寸滩邮轮母港片区开发强度、优化城市天际线等,明确金凤片区功能定位、联动优化建设时序等,统筹区位条件、群众意愿、低效用地等情况合理确定城中村改造项目,提升城市土地价值。在两江新区试点统筹林地、田园空间与城市园林绿地,创新构建城镇开发边界内外有机衔接、布局融合、舒适便利、设施完善的一体化绿色空间。

强化要素保障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如何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强化土地供应计划与政府投资计划衔接,推动土地资源配置与项目实施精准匹配?

如何满足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教育、全民健身、医疗养老、生态休闲等各类民生用地需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立足为发展赋能,2023年我市通过强化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加快推进三大工程,优化调整住宅用地供需结构,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市持续优化完善用地保障政策措施,各级重大项目用地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全年实现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保障比亚迪电池等重大产业项目快速落地。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新型方式供应土地,有效减轻企业拿地成本。

同时,编制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规划及实施方案,强化“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空间保障,规划重庆新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战略留白用地,推动地上地下公共设施连片成网。加强保障性住房空间保障,按照“以需定建”原则,做好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论证。

此外,加强土地出让调度,精准实施土地供应,有序出让住宅用地,妥善处置中心城区久供未建项目,促进存量住宅消化。同时,摸清开发区(园区)产业用地规划、产值、税收等,系统梳理全市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建而未完产业用地情况,探索制定完善产业用地规划标准、亩均任务及评价体系。

聚焦美丽重庆建设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过去,这里是一片关闭的矿坑,碎石尘土满地,杂乱不堪。现在,这里蔬菜草木入目皆绿,到处鸟语花香,赏景步道曲折蜿蜒,草坡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位于九龙坡区的中梁山矿山公园,游客纷纷感叹:曾经废弃的矿山群经过打造,已经变成了美丽的矿山公园。

近年来,我市开展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修复治理工作,九龙坡区积极响应,因地制宜、一矿一策,保留生态矿山岩壁,实施复垦调形、岩护坡治理、生态复绿、水生态综合提升等工程,建成集城市田园、大地乐园、露营基地为一体的矿山公园。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承担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力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使命也是责任。

我市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铜锣山、广阳岛等2个山水工程项目入选国家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创新生态保护修复、城乡融合、城市更新“三位一体”规划,中梁山矿山公园入选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大力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旱改水、零改整、坡改梯、低改高,推进低效“劣质地、巴掌田、鸡窝地”变高产“增收田”。

“2023年,我们加快推进城乡风貌整体大美,编制我市城乡风貌整体大美规划,绘制‘新时代美丽重庆长江千里图示范区概览’图,构建6个风貌区、48个山城江城风貌场景。”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同时,开展两江交汇等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及重点地段更新设计,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城乡传统风貌示范区。按需编制村庄规划,并结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生态修复、风貌保护等工作,编制16个市级巴渝和美乡村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示范,优化和美乡村空间格局。

坚持守正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惠民有感

“以前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要先到银行审贷,通过后,再和银行工作人员一起到房屋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办理抵押登记。现在只需在银行在线提交抵押登记申请,不动产登记中心1个小时内就办结了,并将抵押登记证明推送至银行,这样不仅减少了跑动,还缩短了办事时间。”

“此前不动产权证办好后,还须携带身份证、不动产权证书、水电气缴费证明等相关材料复印件,到所在辖区的自来水厂、电力公司和天然气公司各个办事大厅分别办理过户,一些材料还要反复提交。如今,过户后在‘渝快办’在线签订供用水、电、气合同,通过授权共享电子证照等,水电气企业可在线获取电子版不动产权证书、供用合同、户号等申请要件,就能实现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群众的来回奔波已基本被电子数据的流动所替代。”

……

在渝北不动产登记中心,一项项便捷的不动产登记服务缩短了办事时间,令来往市民纷纷点赞称道。

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我市正加快推进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一件事一次办”,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深化数字化引领下的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以压时限、简材料、减环节、优服务为着力点,持续推出一系列不动产登记领域改革举措,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让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更优、获得感更强。

市规划自然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通过全面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实现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等“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一窗受理”“税费同缴”创新试点成效经验被国务院纳入全国复制推广。

同时,探索“一码管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一个编码赋能行政审批,建设“码上办理、码上管地”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一码串联规划编制、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全过程,获自然资源部推广。

2023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资源常规监测,建立完善“天地网一体化”调查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市、区县、乡镇、村居四级联动监管,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底图底数。

(刘娟/文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供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