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公交系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驱动 重庆公交加“数”前行
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公交)主要从事公交、出租汽车、索道、扶梯等客运以及与城市客运相关的附属、延伸资源的开发经营等业务。在册员工约2.7万人,拥有公交车、出租车1万余台,运行公交线路780余条,客流规模位于全国公交行业第二。重庆公交在全国率先开行“小巷公交”、建立起管理千亿级数据的大数据中心,成为全国公交行业领先的数据驱动创新科技应用企业。
随着多元化出行时代来临,面对乘客高品质出行需求,重庆公交按照数字重庆建设以及国资委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要求,落实交通开投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遵循“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构建“业务为基、技术为翼、组织为骨、文化为魂”的转型体系,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公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重庆公交向智慧交通企业的转型升级。
主要举措
搭建新型数字化架构 推进数据资源新融合
建立以云为基础、以数据为驱动、微服务化的新型数字化架构。依托数据中台突破集成边界,形成全域数据连接,实现全要素感知、泛在互联,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借助API接口,实现各种业务功能的复用,提高开发效率;利用统一门户为内外部用户提供一站式连接服务。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集团数字化架构的升级,支撑敏捷开发和业务快速迭代。
持续开展数据治理,建立车、站、线、人等主数据规范,明确主数据属性名称、分类定义、数据类型、管理流程等,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管控数据、治理数据,从源头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根据业务需求,建立涵盖公交、出租、索道、站场的运营、安全、机务、服务等统计指标体系,明确严谨各项指标的业务定义、计算方式、应用场景,确保集团统计指标的准确性、权威性。
升级智能运营系统 增强企业业务新动力
行车前通过现场安全报备检测系统,对驾驶员四态以及车辆状态进行检测;行车中通过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自动对驾驶员疲劳、接打电话、斑马线未礼让行人等不安全行为进行自动监测并预警,实现全天候主动安全监管。行车后通过安全相关的大数据分析以及运用,建立驾驶员画像以及路段行车风险图等,辅助安全管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预防工作。
升级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远程集中调度、多种方式车辆监控、车辆到站时间预测、运营日报自动生成等数字化应用;打通与安全监控系统、智能维保系统、岗前监测系统等系统接口,实现跨部门、跨场景的协同管理。通过系统升级,调度班次自动生成率、人均发车班次、单人单日最高发车班次均得到大幅提升。
建设数字运营中心 满足精细管理新需求
基于高精度地图和公交底层数据建设了重庆公交数字运营中心,完成站点客流分析、班次分析、热力图、线网覆盖率、线路效益分析、优先道基本情况统计、公轨接驳客流人次等分析功能,实现乘客出行行为画像,推导成功率达85%,满足精细化运营分析需求。
通过对物资采购、入库、领用、库存管理等业务流程的线上化应用,实现关键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准确掌握物资动态与流向,提升集团物资管理水平。通过标准维修工作流驱动,推进报修、派工、领料、维修、保养、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理。通过CAN总线获取能耗数据和车辆工况数据,全面掌握车辆运行情况;并与维修系统结合,通过故障预警管理实现预测性维修,及时高效解决车辆潜在故障,进一步提升车辆运行状态远程监测及诊断能力。
按需响应灵活服务 持续挖掘市场新潜力
实现常规公交、定制公交、观光巴士一键查询,公交服务、旅游景点、餐饮住宿一网购票,向市民提供公交动态信息查询日均超200万人次,移动支付日均超40万人次。在大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区域运营动态公交,打造灵活高效、按需响应的公交服务新范例。通过16866666客户服务热线和“愉约出行”线上平台收集市民诉求和解答疑问,实现全过程线上管控,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反哺运营优化。
建成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现招聘、培训、考勤、绩效、薪酬、劳动关系等六大人力资源核心要素数字化,为员工提供开放共享、沟通协作的平台。建立公交业财一体化应用,实现业务财务实时联动,强化财务对业务过程的监管能力,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强化移动端应用,建立以体验为驱动的面向用户的一站式连接,为员工提供高效的线上服务,实现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三者之间信息流的透明性和一致性,提升全员数字协同工作水平。
推出智慧服务模式 构建数字交通新场景
对外打造公交智慧服务新模式。一是发布车辆到站时间动态信息,方便市民公交出行;二是推出手机移动支付系统,实现支付更加便捷;三是满足高品质多元化出行需求,发布集观光巴士、机场快车、定制公交等互联网出行于一体的“愉约出行”平台,开通定制及观光类线路 130余条,年运送乘客2000余万人次;四是推出动态公交新服务模式,在轨道站周边区域试点突破线路、站点限制的灵活公交,提升公交灵敏度,实现公交按需响应。
对内打造员工一站式应用“重庆公交生产助手”,面向驾驶员和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查询、自助服务、审批等移动应用相关的90余项功能,移动端用户数2.5万余人,日均访问量24万人次,日推送8.5万余条信息,发挥了数字化对员工赋能、效率提升的支撑作用。通过数字化应用“渗透率”,驱动集团全员数字化连接,营造数字文化氛围。
初见成效
精准提质服务能力 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通过数据赋能线网优化、运力调整,公轨接驳线占比达70%以上,基本建起“出门乘公交、换轨通全城”“轨道到站、公交到家”的公轨“两网融合”体系。精准开行具有重庆特色的“小巷公交”,日均运行3800余班次、1.4万余公里,车日均运送乘客约317人次,有效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2023年第三方乘客满意度86.95分,同比上升0.73分。
通过运能运量的精准匹配、运营资源的高效配置,有效提升公交运营效率。2022年重庆公交日均客流量302.7万人次,2023年重庆公交日均客流量344万人次,用位于全国城市第11位的车辆规模运送位于全国第二的客流,运营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提升出行保障 多个项目接连获奖
在全国公交率先实现北斗/GPS双模卫星定位、高精度定位服务的大规模应用,全面推广应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初步构建起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的安全生产管控平台,由传统的被动事后人防向主动事前技防转变。通过对2023年一般事故分析,百万公里事故频率、有责上报事故千公里费用均有所下降。
建有全国公交行业领先的大数据中心,在全国公交行业率先构建区域组团运营、精准覆盖、精细服务的出行保障模式。2020年以来获得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1项,获得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3年市交通局年度交通创新十佳典型案例、第十九届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基于需求响应的定制公交出行服务体系建设”“都市观光·漫游重庆公交旅游融合服务体系”、“智慧公交出行平台”等多个项目获得市国资委创新发展项目专项奖励。
重庆公交核心系统均为全资二级公司重庆市凤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及实施,其积极响应重庆公交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依托重庆公交丰富业务场景,形成数字化运营、大数据分析、安全管理、机务管理、互联网出行等一站式智慧公交解决方案。通过对外推广,重庆公交数字化应用技术已应用到重庆永川、四川仁寿等多个城市及区县。
重庆公交将继续坚持业务驱动、推动数据使能,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合理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实施好数字化运营提升、业财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升级改造现有基础设施及装备,深化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应用,持续提升运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创新发展数字化产业,为数字重庆建设贡献公交力量。
(杨登琼、钟杰、李鹏程/文 公交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