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01月2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为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政协力量——2024重庆两会特别报道 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激活更高水平开放活力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已收到提案1335件 统筹推进“防、救、治”各项工作 共筑健康“心”防线

版面翻页
为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政协力量——2024重庆两会特别报道
02

共筑健康“心”防线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围绕“进一步加快我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开展界别协商

□ 本报记者 程颖

1月21日,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围绕“进一步加快我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开展界别协商。图为委员们正在进行协商发言。 柯俊彬 摄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事关群众的幸福安康,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如何守护“心”健康?1月21日,市政协医药卫生界别委员汇聚一堂,围绕“进一步加快我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主题谋良策、出实招。市政府副市长但彦铮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主持协商会。

以调研开路,以调研破局。此前,市政协教科卫体委组建调研团队,走访市卫生健康委等市级部门,实地调研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地,邀请专家学者作辅导讲座,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

结合调研收获和工作实践,委员们将思考建议带到会场,与市卫生健康委等8个部门面对面协商——

“全市精神卫生体系持续完善,实现区县、乡镇、村社精神卫生联合管理全覆盖,综合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点赞的同时,市政协委员、云阳县卫生健康委主任喻竣发现,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保障力度不强,建议提高医保保障水平,建立“三无”精神障碍患者专项基本生活补助政策。

在市政协委员、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赖利看来,我市着力探索“1+N”(患者+社区+社工+医生+家庭+慈善+就业)的融合服务模式,全面打造“渝康家园”康复服务品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与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需出台有关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规范,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汇聚多方合力推进精神障碍康复。

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赖晓东对此深有同感。他补充建议,加大精神康复资源投入,加强精神障碍科普宣传。

如何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市政协委员、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漆莉建议,完善精神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后备人才储备工程;构建全方位关怀激励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完善配套政策,增强岗位吸引力。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 则建议设立精神卫生专项工作经费和从业人员专项津补贴。

市政协委员、加加林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鸿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学生心理健康。他呼吁建立包括课程体系、宣传普及体系、咨询干预体系、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管理保障体系在内的“家、校、医、社、政”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强化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聚焦县域精防体系建设,市政协委员、垫江县人民医院院长龚昌奇建议优化全市以奖代补政策,扩大监护奖励覆盖面,提升精神专科能力建设,提供多种心理健康服务,规范社会办精神卫生医疗机构。

强化精神卫生药品监管,尽快出台《重庆市精神卫生条例》,设立专项资金、定期开展我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忠于委员、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彭锐委员、重医附一院副院长张丹委员相继提出建议,引得不少与会者频频点头。

话筒在传递,共识在凝聚。为确保委员们的“金点子”落地开花,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市药监局有关负责人一一作出回应,表示将抓紧修订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加快推动出台《重庆市精神卫生条例》,提升精神专科能力建设,健全精神卫生药品的监管机制,保障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待遇,做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加快完善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保障。

认真听取委员发言后,但彦铮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通过打表推进全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机制建设、体系建设、能力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工作,统筹各方资源,加快补齐短板,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力争到2025年达到西部领先水平。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