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政协助力破解老旧小区整治难题
一地创新 全域共享
4月8日傍晚,位于涪陵区荔枝街道的水资源小区,下班回家的业主们驾车有序驶入小区,在清晰划线的停车位上整齐停靠。“现在新增了停车位,回家停车方便多了,不用担心抢位置、堵通道。”居民李锦涛说。
水资源小区的变化,源于涪陵区政协把破解老旧小区整治难题的协商成果从“1”推广到“N”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涪陵区政协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将“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政协协商品牌与基层治理相融合,推动政协协商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开展小微协商。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中矛盾最突出的停车难题,我们通过全流程协商,在明瑜国际小区探索出以‘法治化、市场化、智能化’,推动居民‘自建、自管、自享’的整治思路,实现小区建设既有外部‘输血’,也能自身‘造血’。”涪陵区政协主席杜海波说,“随后把明瑜国际小区成果经验逐步向全区其他老旧小区复制推广。”
水资源小区便是复制推广的“第一站”。该小区于2003年底建成,有消防专用通道,但一直没有专门的停车区域,给老人和小孩出行都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且对于这个已建成20多年的老小区来说,要新建地面停车位,资金和用地都是难题。
2022年4月,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涪陵区政协社区治理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多次上门倾听居民诉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随即,该委员工作室在5月份组织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城管局、荔枝街道、望涪社区、水资源公司和小区业主代表相聚一堂,开展“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协商活动,共同商讨解决小区乱停车堵塞消防通道的问题。
通过议事协商,小区向居民筹集资金30余万元,按照居民“自提方案、自建项目、自行管理、自享成果”的模式,充分盘活小区闲置的边边角角,腾挪出94个地面停车位,使居民停车难题得以缓解。“我们出了老旧小区车位改建的‘题’,区政协组织开展多次协商,最终‘答’出了好办法。”李锦涛对改造后的停车空间颇为满意。
从明瑜国际小区到水资源小区的停车位成功改造,涪陵区政协迈出了复制推广政协协商成果解决面上普遍问题的一大步。
电动车违规停放、消防通道堵塞,这样的情形曾让崇义街道移民小区2号院居民很是苦恼。涪陵区政协委员崇义联络站了解情况后,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工作思路,把协商贯穿小区整治工作全过程,依托“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协商平台,多次组织区政协委员、小区党员、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物业管理公司及区级相关部门召开协商会,收集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30余条,在扩宽消防通道、增设停车位、增设电梯、完善基础设施、小区自建自管自享等方面形成了共识。最终,该小区规划了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安装了充电桩,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改善了居住环境。
在协商议事中,一件件烦心事揪心事解决了,干群关系改善了,基层治理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围绕有代表性的议题,集中各方智慧提出普遍性解决办法,特别是对成功协商案例进行实践分析和案例复盘,重点抓好对解决办法的推广应用,从而真正做到‘一地创新、全域共享’。”杜海波说。
据了解,目前,涪陵区政协助推破解老旧小区整治难题的协商成果已成功推广到27个老旧小区,推动新增车位约1690个,节省政府投资4000余万元,惠及群众上万人,有效助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