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用好农家书
——铜梁区政协开展专题读书交流活动小记
□ 通讯员 文博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相对于城市浓厚的读书氛围,农村的文化阅读水平、乡风文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耕作于地的农民在读什么书?和谁一起读书?怎么读书?带着对这3个问题的思考,4月16日,铜梁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区委宣传部相关人员来到围龙镇龙湖村,与镇村干部、村民一起围桌读书,共同思考探寻关乎和美乡村建设、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耕读文化”真谛。
“我们村农家书屋有30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村民们都爱到这来看书、交流农技知识和园林绿化方面的经验,但大家普遍反映这方面的书籍少了点,不够看。”龙湖村第一书记夏松的发言,立即得到村支书罗献平的附议,她希望村民们能多看一些如何种植稻谷、玉米以及防治病虫害的书籍,让村里的集体经济项目有收益,产业振兴有希望。
提到产业振兴,眼前的千亩桃林早萌幼果,长势喜人。去年,龙湖村水蜜桃大丰收,集体经济收益逾百万元。尝到发展甜头的村民们今年摩拳擦掌、蓄势待发,80亩高粱、120亩水稻……一批农业项目纷纷上马,但如何读好集体经济发展这本书,大家的问题很实在。“桃树如何修剪?挂果后如何施肥?”“玉米生长阶段的病虫害如何防治?”“高粱如何育苗管理?”……
“桃树生长期的修剪工作很重要,夏季要做到留强去弱,果实才能甘甜多汁……”来自区畜牧中心的石柱委员积极分享在农业口6年的工作经验,引得来自农业界别的政协委员纷纷上阵“开处方”,现场给村民答疑解惑、赠送农技书籍。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涂伟生也当即表示,今年区委宣传部将加大农家书屋续配力度,增加农技、园林管理等方面书籍。
“据我了解,龙湖村已连续2年先后入围市级‘画里桃源——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稻香渔歌——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大家不光要看农技书,乡风文明、民俗礼仪的书籍也不能少!”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负责人李祖建接过话头。他希望通过读书涵养优质的乡风民俗留住游客,让乡村旅游旺、 群众荷包鼓。这一观点一下打开了村民们的思路,大家纷纷表示,内容涉及先进村落发展文旅项目经验、农家乐经营管理等书籍都应当多多益善。
怎样才能让村民们优质高效地读书呢?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挂职村主任助理张倩发现,不同于城市市民把读书功夫下在平时、下在经常,村民们多是遇到问题才翻书,但往往翻来翻去却不易找到好点子。她建议,依托农家书屋阵地,多开展科普宣传展出、农技专家讲座、最美庭院评选等活动,引导村民有针对性地读好书、好读书。
“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区委宣传部给咱们送来了农家书,区农业农村委派出专家指导读好农家书。下一步,我们的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界别和行业优势,结合美丽重庆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和村民们一起用好农家书。”眼见读书讨论势头愈热,铜梁区政协副主席汪德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对对对!我们不光要在农家书屋读书,还要把书读到田间地头。”委员和村民们齐齐表态,要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地共同把乡村振兴这本书读深、读透、读好。